宗亮(842年—916年),俗姓冯,又被称为月僧。他是唐代的诗人和诗僧,出生于奉化(今属浙江),具体生平不详。他于文宗开成年间出家为僧,并在宣宗大中时期重建了明州国宁寺,担任律僧并预住持。他的诗歌创作主要以《岳林寺碑》及诗集为主,展现了他在禅宗修行和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宗亮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他的诗歌多以佛教教义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和修行的体验。例如,在《岳林寺碑》一诗中,宗亮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感悟和对佛性的向往。这种将佛教教义与自然景观结合的方式,使得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宗教内涵,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诗歌创作,宗亮还积极参与佛教活动。他晚年专事禅寂,不出寺门,常与沙门迭为文会,结林下之交。他的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禅宗修行的坚定信念,也反映了他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播。
宗亮是唐代一位重要的诗人和诗僧。他的诗歌创作以佛教教义为主题,展现了他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修行体验。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