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痴」、曰「愚」、曰「拙」、曰「狂」,皆非好字面,而人每乐居之;曰「奸」、曰「黠」、曰「强」、曰「佞」反是,而人每不乐居之。何也?

译文:

都说「痴」是好字眼,可人们都喜欢称自己为「痴」,却讨厌别人如此称呼;都说「愚」是好字眼,可人们都喜欢称自己为「愚」,却讨厌别人如此称呼;都说「拙」是好字眼,可人们都希望被人称赞为「拙」,却不喜欢别人说自己拙;都说「狂」是好字眼,可人们都喜欢称自己为「狂」,却讨厌别人如此称呼。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

  1. 曰「痴」、曰「愚」、曰「拙」、曰「狂」:都指人的性情或行为特点。2. 皆非好字面:都不是好的字眼。3. 而人每乐居之:但人们都喜欢自称。4. 奸:狡猾。5. 黠:狡猾聪明。6. 强:刚硬强硬。7. 佞:谄媚奉承。8. 反是:相反。9. 人每不乐居之:人们不喜欢这样自称。10. 何也:为什么呢?赏析: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通过比较“痴”、“愚”、“拙”、“狂”这些词的褒贬含义,以及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他主张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过于张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种观点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智慧,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内敛、低调的传统美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