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惊流彻夜闻,绿波吹雨细成纹。
风禽和梦催清晓,水碓无人捣白云。
昌浦近从千涧落,浙潮远为一山分。
乡园北望无消息,烦思谁堪坐似焚。
石鼓村
乱石惊流彻夜闻,绿波吹雨细成纹。
风禽和梦催清晓,水碓无人捣白云。
昌浦近从千涧落,浙潮远为一山分。
乡园北望无消息,烦思谁堪坐似焚。
译文:
乱石冲撞激荡着溪流直至天明,溪流中绿波摇曳仿佛被细雨点缀,形成美丽的花纹。
风吹动的鸟儿与梦中的景象相互呼应,催促着清晨的到来,但溪边的水碓却空无一人,只有白云悠悠飘荡。
昌浦附近的溪流从无数涧壑中汇聚而来,浙江的潮水远远地分隔了群山。
故乡的园林在北边遥遥无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焦虑,这种愁绪如同坐在火炉旁边一样难以忍受。
注释:
- 石鼓村:地名,位于今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 乱石:杂乱无章的石头。
- 彻夜闻:整夜都能听到。
- 绿波:绿色的波浪。
- 细:细致、精致。
- 风禽:指风中的鸟鸣声或鸟的形象。
- 和梦催清晓:伴随着梦境将新一天的早晨唤醒。
- 水碓:一种古代的研磨工具,用木头或石头制成,在水中运行以磨碎谷物。
- 昌浦:即昌江口,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是钱塘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 千涧:形容众多小溪汇集在一起。
- 浙潮:浙江的潮水,这里指钱塘江的潮水。
- 一山分:形容钱塘江水对群山的分割作用。
- 乡园:家乡的园林,指自己的家乡所在地。
- 坐似焚:像坐在炉火上那样感到灼热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石鼓村的所见所感。首句“乱石惊流彻夜闻”描绘了山间溪流因乱石撞击而发出的声响,直到破晓时分仍在耳边回响。接着,“绿波吹雨细成纹”,描述了细雨中绿色波浪轻轻摇曳,如同被雨水雕刻出细腻的纹理。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第三句“风禽和梦催清晓”则转入了梦境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诗人梦见自己与自然界中的风禽共舞,共同迎接清新的早晨。这样的梦境增添了一层神秘与超脱现实的意境。第四句“水碓无人捣白云”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宁静生活景象。水碓(一种古代用于研磨谷物的工具)空无一人,只有白云在山谷间缓缓飘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最后两句“昌浦近从千涧落,浙潮远为一山分”则展现了钱塘江的壮阔景象。昌浦(即今天的昌江口)附近的溪流从众多的小溪汇合而来,而钱塘江的水则将群山一分为二。这种地理上的切割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联系。
最后一句“乡园北望无消息,烦思谁堪坐似焚”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他向北望去,但无法看到家乡的踪影,心中的忧虑和焦虑如同坐在炉火旁一般炽热难耐。这种情感的表达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家乡的无尽眷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