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偶作南中客,杖笠初寻物外游。
满院寒香仙桂发,一林疏雨玉梧秋。
已知世味同刍狗,便息机心近海鸥。
愿乞巾瓶为弟子,他年追侍碧峰头。
注释:
①云山偶作南中客:我偶然成为南方的游客。
②杖笠初寻物外游:手持竹杖,头戴斗笠,开始寻找超然脱俗的闲适之地。
③仙桂:桂花的美称。
④玉梧:梧桐的美称。
⑤刍狗:古代祭祀时用的草束。
⑥海鸥:一种生活在海上的鸟类。比喻心境恬淡如海鸥一般。
⑦碧峰头:指山峰。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诗人在云山之中,杖笠初寻物外游的情景,以及他对世间事的态度和追求。
首联“云山偶作南中客,杖笠初寻物外游。”描绘了诗人偶然成为南方的游客,手持竹杖,头戴斗笠,开始寻找超然脱俗的闲适之地。这里的“南中”指的是南方地区,而“物外游”则表示超脱世俗,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颔联“满院寒香仙桂发,一林疏雨玉梧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这里,诗人看到满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味,仿佛是仙人撒下的仙花;而一林子梧桐树下,稀疏的秋雨洒落下来,给大地增添了一份清冷之美。这两句诗通过对桂花、玉梧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颈联“已知世味同刍狗,便息机心近海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纷扰的看法。他认为,人们追求名利的欲望就像刍狗一样,没有价值;而他则像海鸥一样,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这里的“机心”是指人的欲望和野心,而“海鸥”则象征着高远的境界和淡泊的心态。通过这两句诗,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和追求。
尾联“愿乞巾瓶为弟子,他年追侍碧峰头。”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他表示希望能够得到一位师傅的指导,成为一名弟子,并在未来的某一天追随那位师傅,一起登上碧峰山顶,领略那里的美景。这里的“巾瓶”可能指的是某种修行工具或法器,而“碧峰头”则是指山上的一个美丽的地方。通过这两句诗,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修行和学习的渴望,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云山之游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通过对人间世态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追求;通过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