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恨相逢晚,君归可奈何。
大风生碣石,斜日冷滹沱。
对酒心先醉,临歧语不多。
成名归养志,此意不蹉跎。

【注释】

李双圃庶常:指李庶常。归省:回家省亲。

已恨相逢晚,君归可奈何:已经恨相见得迟,可是你回来怎么办呢?

大风生碣石,斜日冷滹沱:狂风刮起从碣石山传来,夕阳斜照滹沱河,显得格外寒冷。

对酒心先醉,临歧语不多:对着美酒我首先醉意上心头,告别时说的话不多。

成名归养志,此意不蹉跎:功名成就后回到家乡修养志向,这种心意不会虚度年华。

【赏析】

辛未,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作者四十六岁。是年秋,诗人与友人相别,友人李庶常要回乡省亲,诗人作此诗赠行。

首联“已恨相逢晚,君归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李庶常的惜别之情。这两句诗表面上说“恨相逢晚”,实际上却是表达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他担心友人在仕途中遭遇挫折,因此才会感到遗憾和忧虑。

颔联“大风生碣石,斜日冷滹沱”描写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观图。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内心的豪情。这里,大风象征着一种力量和勇气,而斜日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天气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颈联“对酒心先醉,临歧语不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李庶常分别的情景。这里的“对酒”指的是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的场景,而“临歧语不多”则暗示着告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通过饮酒来缓解离别的痛苦,而李庶常则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尾联“成名归养志,此意不蹉跎”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他认为李庶常一旦功成名就后,就应该回到家乡修养志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里的“此意”指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而“不蹉跎”则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洋溢着一股豪迈的气息,使人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