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花飞六出寒,偶从坐卧忆袁安。
恍疑柳絮因风起,压遍梨枝带月看。

诗句释义与赏析:

春雷:春天的雷声。
二月花飞六出寒,偶从坐卧忆袁安。
在二月的花开花落中,偶尔从坐着或躺着时想到袁安。
注释:这里的“二月”指的是春季,通常在二月份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而“六出”则是对雪花形状的一种描述,即像梅花一样六个瓣儿。寒意则表达了天气的寒冷。

恍疑柳絮因风起,压遍梨枝带月看。
仿佛是柳絮被风吹起,梨花树枝被压弯了腰,月亮下观赏。
注释:柳絮是指柳树的絮状种子,常常随风飘散。这里用柳絮来比喻春雷,可能是因为春雷的声音轻快而悠扬,让人联想到轻柔的柳絮。

译文:

二月里,花开得正盛,寒意逼人。我偶尔坐着或躺着的时候,思绪就会飘到袁安身上。
仿佛是柳絮被风吹起,梨花树枝都被压弯了腰,我在月光下观赏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里的一段思绪旅程。诗人通过对比春天的雷声与柳絮、梨花的飘动,以及自己在静夜中的观赏,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

“二月花飞六出寒”,开篇便以“春雷”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寒冷的春季。紧接着,诗人通过对“袁安”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怀旧之情,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寄托。

“恍疑柳絮因风起”,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描写。它巧妙地将春天的自然景象与柳絮的飘逸相联系,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动而又充满想象力。同时,这个比喻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可能是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或是对过去的某种留恋。

最后一句“压遍梨枝带月看”,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个画面。它不仅描述了梨花被春雷震醒后的生动状态,也表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宁静心境。这种心境与前两句的怀旧情怀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春日图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