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只从天事见;功名贵自本心来。
【解析】
本诗的注释是“集字联”和对句中关键词,如“天”“事”“贵”等;译文是“伦理道德只有从天意上才能体现出来;功名事业只有靠自身努力才能获得”。此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取向的看法。
【答案】
伦理只从天事见;功名贵自本心来。
伦理只从天事见;功名贵自本心来。
【解析】
本诗的注释是“集字联”和对句中关键词,如“天”“事”“贵”等;译文是“伦理道德只有从天意上才能体现出来;功名事业只有靠自身努力才能获得”。此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取向的看法。
【答案】
伦理只从天事见;功名贵自本心来。
【注释】 集字联: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 特立独行:行为超脱世俗,不随俗流。 有如此:指有这种品格和才能的人。 进德修业:指修养德性、从事学业。 须及时:必须抓紧时机。 【赏析】 “集字联”是楹联中的一种形式,即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此题上联为“特立独行”,下联为“进德修业”,两联均为四字,且均以名词为主,结构整齐,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十分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注】: 万里桥:成都的一座古桥。 宅:家,指杜甫的故居。 百花潭:成都市的一个地名。 庄:别墅,指杜甫的草堂。 赏析: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的住所——草堂附近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首句“万里桥西宅”,描述了杜甫的住所位于成都郊外的万里桥西侧。这里的“万里桥”是成都的一座古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时,先要读懂诗,把握其思想感情,然后分析其形象特点和语言风格,最后分析意境特点及表达技巧。 “月寮烟阁标清兴”,这一句的意思是“月色笼罩下的楼台亭阁,是人们追求清高闲适之兴的所在”。这里,“月寮”即指“月台”,“烟阁”即指“阁楼”。从全句看,此联写景。“月寮烟阁”,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晚,月光照耀之下。“标清兴”
【注释】 集字联:将所咏之字集中成句。 直谅喜来三径友:直谅,正直诚信,喜,喜悦、欢愉,意为“正直诚信之人来到,便有三位朋友”。 纵横富有百城书:纵横驰骋,富有,意指学识渊博。意为“学识丰富,能写遍百座城池的书籍。” 【赏析】 本诗为一副对联,上下联各四字,字数相等。上联的关键词是“直谅”,下联的关键词是“纵横”。 上联“直谅”取自成语“直道而行”,意指正直、诚信;“喜来”取自《论语·子路》
【注释】 集字联:由四句诗合成的对联。每句诗的末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如“人品比南极出地”中,“品”字作“人”,“极”字作“南极”,“人品”即指人的品质,“出地”指超出地面,这里指超越一切。 此心:指诗人自己的心情。 大月当天:出自《庄子·齐物论》:“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惧。”意是说真人超脱世俗,不喜怒哀乐,心境宁静,就像天上的月亮始终高悬在天空一样。 赏析:
【注释】 集字联:将诗句中每个字都拆开来组成新的词组或句子。 “同心”:比喻心地相同。 “不隔一片月”:比喻彼此关系密切,如在一室之中。 “时论”:指当时的政治议论。 “惟高尺五天”:形容言论高明、卓越。 【赏析】 此联上下句均用对仗的手法。上联“一心”,是说双方心意相投;下联“两耳”,是说双方意见一致,都能听进对方的话,表示双方感情融洽。 上联中以“同心”二字为中心,拆为“不”和“隔一片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翠”“依”“开”。这四个字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答案】 水石适幽居,想溪外微吟,翠竹白沙依草阁;楼台开暮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宫柳接春城。 译文: 水边石上适宜幽居,想着溪水之外轻轻吟咏,翠竹白沙依偎着草堂; 楼台高高耸立
注释:能够了解一个人,实在是件难事。九德的珍贵就在这里。听到别人有过失,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那能让人成为百世之师啊! 赏析:这是一幅集字对联。上联“知人其难”取自《论语·子张》中孔子说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意思是要懂得认识、理解他人是一件难事。下联“闻过则喜”取自《论语·颜渊》,是孔子的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听到别人的过错,应当高兴才是,因为他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啊
【注解】 厌心:指厌倦;情文:指文字。集字联,即对联的一种。集字联是把一个字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组合到一起成为另外的字。 极:极致 入地参天:形容非常高大 理数:规律、法则 【赏析】 “厌心悦目”意谓厌倦了世俗的名利,而喜爱眼前这美好的景致,情与景相互映衬;“极”意为极致、最高境界。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人生的态度。 “入地参天”形容极其高大;“理数”指自然规律、社会法则。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规律
【注解】 集字联,即由一个字组成对联。“习”意为“练习”,“勤”意为“勤奋”,“损欲”指减少私欲,“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时能感到高兴。“真得师”指真正得到老师的教诲。 【赏析】 这是一副集字联。它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习”、“勤”、“损”、“得”。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学习、勤奋、减少私欲、获得老师教诲的意思。整副对联寓意深刻,表达了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减少私欲
注释: 古易九家,指古代易学中有九种不同的学派。见圣,意为被圣贤所认可。鲁论,即《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半部足匡时,意思是《论语》半部足以匡正时政。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易学和《论语》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指出古代易学有九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都被圣贤们所认可。其次,诗中提到《论语》半部足以匡正时政,说明这部书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说
【解析】 “集”字,可别解为“会”,即聚会;“宜”字,可别解为“当”,即应当;“古画”是“国画”的别称。诗句的意思是:名香应该与古人的画作相配;见到明月又来了久别的故人。 【答案】 译文:名香应该与古人的画作相配,明月又来见我久别的故人。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雅的月下图景。前二句,写自己对古画的喜爱之情;后二句,抒发了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境
【释义】: 书城:指藏书的图书馆。高大:指馆内藏书多。能藏道:指能为人们所传诵。心地光明:指思想纯洁,没有杂念。始爱才:指开始喜欢读书。 【赏析】: “书城高大能藏道”,意思是说图书馆里书籍浩如烟海,能够保存大量的文化遗产、历史文献和知识信息等等。“心地光明始爱才”,意思是说只有心灵纯洁的人才会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让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等等
【注释】 纵:放眼;古今: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还自省:回头看看自己,自我反思。侧身天地:俯视天地,比喻置身其中。一无言:一言不发。 【赏析】 是诗人在《集字联》中所写的对联。“集字联”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他通过“集”字把上下句连成一体,并运用了“借代”“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巧妙地把诗句融会贯通、浑然一体。诗的上下两句是互相呼应的,前一句是回顾自己的历史经历,后一句则是展望自己的未来
注释:对月横安高士榻,意思是对着明亮的月光,在高士(指隐士)的床上横卧休息。 论文喜得古人书,意思是在研究文章时,喜欢得到古人的书作参考。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书房中夜深人静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读书的热爱和追求。首句“对月横安高士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舒适地横卧在高士(指隐士)的床上休息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二句“论文喜得古人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书籍的珍视和喜爱
注释: - 时事亦当参古礼:时事也应该参考古代的礼仪。 - 人为不敢恃天功:人不能依赖天上的功劳。 译文: - 时事也应当参照古代的礼仪;人不能依赖上天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时事”和“人为”两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传统和现实社会的思考。在古代,人们通常会遵循古老的礼仪,以维护秩序和稳定。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能过于依赖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而忽视了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