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东莱阳人,字仲及,号萝石。
崇祯四年进士。
授韩城知县。
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屡陈时弊。
十四年,催督漕运,又疏陈所见闻米价等情。
十六年,出督江防。
福王立,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
受命偕陈洪范、马绍愉同往北京与清议和。
和议不成,被扣留。
清兵破南京后拒降遇害。
有《左忠贞公集》。
生卒年:1601-1645
明山东莱阳人,字仲及,号萝石。
崇祯四年进士。
授韩城知县。
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屡陈时弊。
十四年,催督漕运,又疏陈所见闻米价等情。
十六年,出督江防。
福王立,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
受命偕陈洪范、马绍愉同往北京与清议和。
和议不成,被扣留。
清兵破南京后拒降遇害。
有《左忠贞公集》。
生卒年:1601-1645
【注释】 道上:旅途之中。 归鸿:即北归之雁。 见秋深:看到秋天的景色,意喻看到自己的身世之秋。 念我篱边菊:思念着篱笆旁的菊花。 思君石上琴:想到你坐在石上弹奏的琴声。 舍车眺(tiào)水色:放下车马远望水色。 旧业荒东海:指自己已到老,而事业荒芜。 悠悠此际心: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旅途中,遥想友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景
【注释】 珠玑:指珠宝。这里泛指珍珠玉石。 浮白:即“浮白之歌”,泛指唱歌。 长吉诗: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多以艳丽之词为奇,此句是说在唱《长吉诗》时,元气被完全吸收。 【赏析】 这首诗描写游珠玑崖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浪拍崖石,雪卷青天;第二句写峭壁危峰,千姿百态;第三句写高歌长吉诗,声振云霄;第四句写听长吉诗,元气全消。全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明山东莱阳人,字仲及,号萝石。 崇祯四年进士。 授韩城知县。 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屡陈时弊。 十四年,催督漕运,又疏陈所见闻米价等情。 十六年,出督江防。 福王立,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 受命偕陈洪范、马绍愉同往北京与清议和。 和议不成,被扣留。 清兵破南京后拒降遇害。 有《左忠贞公集》。 生卒年
王诤是明代浙江永嘉人,字子孝,号竹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嘉靖二十年(1550年),在科举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最终成为进士。 王诤的仕途颇为丰富和显赫,他曾历任山东溧阳县县令、山东道监察御史、大理寺左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重要职务,并在其一生中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特别是在担任河东巡盐御史期间,他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政绩和观念,在地方上有着显著的贡献和影响。 王诤不仅是一位官员
明山东莱阳人,字仲及,号萝石。 崇祯四年进士。 授韩城知县。 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屡陈时弊。 十四年,催督漕运,又疏陈所见闻米价等情。 十六年,出督江防。 福王立,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 受命偕陈洪范、马绍愉同往北京与清议和。 和议不成,被扣留。 清兵破南京后拒降遇害。 有《左忠贞公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