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昭,原名吕潜,明代诗人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字孔昭,号半隐,晚号石山农。
吕大器子。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行人。
入清隐居。
善诗书,画花草用笔放纵而不越矩矱。
山水亦别具风格。
康熙六年曾作《山水卷》。
有《怀归草堂集》、《守闲堂集》、《课耕楼集》。
生卒年:?-?
孔昭,原名吕潜,明代诗人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字孔昭,号半隐,晚号石山农。
吕大器子。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行人。
入清隐居。
善诗书,画花草用笔放纵而不越矩矱。
山水亦别具风格。
康熙六年曾作《山水卷》。
有《怀归草堂集》、《守闲堂集》、《课耕楼集》。
生卒年:?-?
注释: - 浩浩春涛阔,孤城一叶浮。 - “浩浩”形容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春涛”指的是春天的波浪,“阔”意味着宽阔。“孤城”指孤立无援的城池,“一叶”是指小舟或轻舟。整句表达了春天的波涛浩渺,而孤城上的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 - 烟城淮水暮,风雨泗陵秋。 - “烟城”形容城市被雾气笼罩,朦胧而美丽。“淮水”指的是淮河,一条重要的河流。"暮"表示傍晚时分。“风雨”描述了天气的变化
成都杂感 繁华闺阁重诗书,赋就朋笺锦不如。万里桥头凝望眼,枇杷花下更谁居。 译文 繁华的闺阁里,人们更加重视诗书,而写诗作赋的人却觉得用锦绣纸张书写的诗歌不如自己的作品有价值。在万里桥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而那些曾经陪伴在身边的人,现在又在哪里呢? 赏析 首句“繁华闺阁重诗书,赋就涛笺锦不如。”以“繁华”开篇,描绘出一幅盛世繁华的景象。然而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
已断江南梦,荒园胜事增。 远滩春社鼓,寒月草堂灯。 注释:已经断绝了对江南故乡的思念,荒园里的一些美好的景致让我感到欣慰。远处的水边有春社的鼓声,寒月下草堂里点着灯笼。 浊酒因邻得,嘉蔬近圃登。 佳时兄弟隔,愁思独难胜。 注释:因为邻居的缘故,我能够喝上浊酒;在自家的菜园里采摘到新鲜的蔬菜。可惜好的时光我们兄弟相隔两地,只能相互思念,无法团聚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字孔昭,号半隐,晚号石山农。 吕大器子。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行人。 入清隐居。 善诗书,画花草用笔放纵而不越矩矱。 山水亦别具风格。 康熙六年曾作《山水卷》。 有《怀归草堂集》、《守闲堂集》、《课耕楼集》。 生卒年:?-
明浙江海盐人,字圣生,号磊斋。 天启二年进士。 除建昌府推官,擒治豪猾剧盗,治声日闻。 崇祯五年擢吏科给事中,请罢任用内官,时不能行。 十七年任太常少卿。 后守西直门御李自成军,城破自缢。 福王时,谥忠节。 有《家诫要言》。 生卒年:
宋金华是明代的诗人。 字若水,号玄真子,出生于明朝洪武初年,即1390年左右。他祖居金华府,也就是今天的浙江金华地区。金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东南锁钥”、“文献名邦”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宋金华在文化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作中,还在于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他以布衣之身,官至南京都御史,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