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言,原名李默,明代诗人
明福建瓯宁人,字时言。
正德十六年进士。
嘉靖间为吏部左侍郎,鞑靼兵逼京师,默守正阳门,故示闲暇,纵居民出入。
鞑靼疑有备,不敢犯。
升尚书。
累官翰林学士。
为人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不阿附严嵩。
然性偏浅,以恩威自归。
为赵文华所害,下狱瘐死。
有《建宁人物传》、《群玉楼集》。
生卒年:?-?
时言,原名李默,明代诗人
明福建瓯宁人,字时言。
正德十六年进士。
嘉靖间为吏部左侍郎,鞑靼兵逼京师,默守正阳门,故示闲暇,纵居民出入。
鞑靼疑有备,不敢犯。
升尚书。
累官翰林学士。
为人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不阿附严嵩。
然性偏浅,以恩威自归。
为赵文华所害,下狱瘐死。
有《建宁人物传》、《群玉楼集》。
生卒年:?-?
【注释】 上谷:古地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是蓟城(今北京市)的西郊。林羽夫:诗人友人名。 昔年曾在蓟门游:指过去曾到过蓟门地区游览过。蓟门,即蓟州,为唐、五代时幽州治所,故址在今北京西南广阳镇一带。 握手岂期惊喜半:意思是说与朋友分别时,谁也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喜悦和惊喜。半,一半,这里用作副词。 论交转觉别离愁:意思是说虽然有深厚的交情,但是在别离时却感到惆怅。论交,指结为朋友或知己。
居庸关 居庸关是明长城的著名关隘之一,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 注释:居庸关,即今北京昌平县境。 译文:居庸关是明长城的著名关隘之一,位于今北京昌平县境内。 赏析:此诗首联写居庸关险要的地形,颔联写守关将士英勇善战,颈联写边塞生活艰苦,尾联写雄图壮志被消磨殆尽,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居庸关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风貌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居庸关 山堂石堑转嵯岈
秋夜泊下邳值雨 浊河元楚塞,古驿自秦城。 旅泊河山异,飘零风雨生。 波涛喧独枕,钟鼓暗深更。 秋事方萧索,应知岁晏情。 注释: 浊河元楚塞:浊河,指黄河;楚塞,指楚国的边塞地区。 古驿自秦城:古驿,古代的驿站;秦城,指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旅泊河山异:旅泊,旅途中暂住宿;河山,指黄河和华山等自然景观;异,不同寻常。 飘零风雨生:飘零,漂泊无定;风雨生,形容天气恶劣,风雨交加。 波涛喧独枕:波涛
松树长出了新的枝叶,竹子也变得更加浓密。这些美景都是从过去之后,寄托在春风之中。 亭子敞开了野径,寒云在远处飘过;人们在疏朗的树林里,坐在落照之中。 丘壑敢言我的志向,钓游还怀念少年时同游的日子。 现在引杯烧烛,何夕?想要诉说离别的相思之情,月色已经满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松亭夜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诗中描绘了松树新枝,竹林更加浓密的景象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 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 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 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 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 松醪满篘君自沃,丈夫得意非粱肉。 宫墙傥傍赤松山,长跽仙人一扣关。 注释: 1. 鼓柁:指用桨来划船。何人:谁。2. 官程:指官员的行程。3. 先宿:先行住宿。4. 江枫:指江边的枫树。5. 古道
天趣园磐陀石 延平山水称绝奇,攒峰峭壁争崔巍。 磐陀巨石坐其上,势脱险阻成平彝。 源泉万斛出泊潏,曲水百折行逶迤。 大者可以通园畦,小者可以流杯匜。 青停黛蓄动复定,树影倒侵清泠池。 殊形异态非一类,或有天巧非人为。 居民乘流作水碓,却似人力□天机。 临矶钓鱼心中乐,天地人耶两不知。 药炉丹穴事恍惚,谁见赤脚临云梯。 【注释】 1. 天趣园:即天趣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2. 延平山水
注释: 1. 月下:在月光下。 2. 钟鼎非吾事:钟鼎,指古代的礼器,象征着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3. 神仙亦世稀:神仙,指的是超凡脱俗的人或事物。 4. 停杯忽惆怅:停下酒杯忽然感到惆怅。 5. 明月上人衣:明月照耀在人的衣物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月下的孤独和惆怅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神仙世界的向往。通过“停杯忽惆怅”和“明月上人衣”等意象
注释: 屈曲的清溪绕着城郭,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向郊外。 拄着手杖踏过霜露覆盖的楚地边陲,采来兰草击打着湘西的急流。 译文: 曲折的溪水环绕着城墙,弯曲的小径通向郊野。 手杖走过霜冻的楚境边陲,采摘来兰花在湘西激流中击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描写自己游历江南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 首句“屈曲清溪绕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清溪弯曲如带,环绕着城墙
李生容是明代的著名诗人。 字常甫,生于明朝,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作却流传至今。他以太学生的身份进入官场,曾任鸿胪序班,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李生容的作品数量有限,但每一篇都是精品,如《同张大司马至武陵庄舟中作》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李乾淑(1593-1637)字清仲,号兴源,李日茂次子。 明万历二十一年生,年十二就童子试,辄冠军,天启年间恩贡。 受知于提学左光斗,称为才子第一。 聘阅试卷,以帖括过奇险困棘闱。 崇祯十一年卒。 著有《白华制艺》、《白华诗稿》等。 《康熙青县志》有传,《津门诗抄》录其诗一首。 生卒年:?-
李芳远是明朝的一位诗人。 李芳远(1367年5月16日-1422年5月10日),字遗德,是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君主,也是朝鲜太祖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为神懿王后韩氏。李芳远的生平和事迹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治国理念和统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位诗人,李芳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他的诗作收录于《献大明永乐皇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