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鲂,原名周九罭,明代诗人
周九罭,字公鲂,是明代的诗人,其生平事迹与诗作均值得深入研究。下面将详细地介绍这位诗人的基本信息、生平及诗歌成就:
- 基本资料
- 姓名:周九罭,字公鲂,崇德人。
- 生平:周九罭生于明朝启祯年间,是一位诸生,即科举时代的秀才。他在五岁时就能辨识音韵,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由于家境贫寒,他早年经历了一些生活上的艰辛,如家中贫穷,甚至以舌耕养母。这些经历让他的性格更加豪迈不羁,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 婚姻:周九罭四十岁才结婚,娶妻后性情变得更加简傲豪放。
- 诗歌创作
- 作品集:据记载,周九罭有若干卷作品,其中工于近体诗。
- 诗风特点:周九罭的诗歌风格豪放,不拘泥于细声小响,而是倾向于表达豪迈之情。例如他的《姑苏怀古》中“绮罗开作野花閒,锦雉南飞去不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第述怀》中的“斜日偏能照远村,寒风吹落旧柴门”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代表作:周九罭的一些著名诗句如“磻渔老去钩仍直,魏说归来舌尚存”、“惬志岂容忘庙阙,暴鬐终欲想昆仑”反映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 人物评价
- 周九罭在文学史上的评价颇为高亮,被后人视为明槜李诗系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和个性,使他在明代诗人群体中脱颖而出。
周九罭作为一位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生活背景、豪放的个性以及卓越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他的了解,不仅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明代的文学风貌,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