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德兴人,名瑀,以字行。
永乐十三年进士。
授礼部主事,历郎中。
英宗初,用荐擢河南右参政,居官清慎,有吏才。
正统八年,迁浙江左布政使。
邓茂七败后,余部尚众。
原贞条上方略,请为备。
景帝即位,即命参议军事,旋拜兵部侍郎,参李信军务,擒杀陶得二等。
进尚书,移镇福建,寻复还浙。
英宗复位,罢归。
有《岁寒集》。
生卒年:1388-1474
明江西德兴人,名瑀,以字行。
永乐十三年进士。
授礼部主事,历郎中。
英宗初,用荐擢河南右参政,居官清慎,有吏才。
正统八年,迁浙江左布政使。
邓茂七败后,余部尚众。
原贞条上方略,请为备。
景帝即位,即命参议军事,旋拜兵部侍郎,参李信军务,擒杀陶得二等。
进尚书,移镇福建,寻复还浙。
英宗复位,罢归。
有《岁寒集》。
生卒年:1388-1474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洧水与洛水的交汇;三、四句写行人对历史的怀思。全诗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回味。 【答案】 洧水 二水并东注,映带城南北。 往来行路人,病涉今犹昔。 注释: 洧水,指洛水。“二水”,指洧水、洛水。“并东注”,谓两条河水汇合后向东流去。“映带”二字,形容洛水、洧水在城中交错环绕。这两句是说洧水、洛水相汇之后,在城市中交错环绕流淌
唐玙并不是明代诗人,而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物。实际上,唐玙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字温如,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父亲唐珏是一位南宋时期的义士和词人,在至元中与林景熙等人收拾宋陵遗骨并重新安葬,并在上移植了南宋故宫的冬青树以示纪念。 关于唐玙的生平,他的诗作传世不多,仅能通过《御选元诗》卷首的《姓名爵里》以及《元诗选补遗》中的小传略见其人。他的代表作包括《题龙阳县青草湖》
孙源文,字南公,号笨庵,是明代的著名诗人和杂剧作家。孙源文生于1590年,卒于1644年,是明末无锡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才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将介绍孙源文: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成长:孙源文出生于明朝末年,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时代变迁影响。 - 文化修养:他不仅善饮酒好读书,而且还对经史百家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