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录是明代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墨梅、松、竹、兰蕙为题材,风格儒雅。在明代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陈仲录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和深沉的人文关怀,留下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明朝诗人:

  1. 基本信息
  • 字号:字宪章,号如隐居士。
  • 籍贯:会稽(今浙江绍兴)。
  • 传世作品:《万玉图》、《烟笼玉树图》、《梅花图》等。
  1. 诗歌特点
  • 题材与风格:陈仲录擅长墨梅、松、竹、兰蕙,笔意儒雅,与王谦齐名。尽管二人的风格不尽相同,但评价者普遍认为陈仲录的笔力实过王谦。
  • 艺术成就:陈仲录不仅在墨梅方面有所建树,还擅长描绘山水,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
  1. 代表作品
  • 《得世卿永兴书》:此诗展现了山堂见月自钩帘的静谧生活,以及一榻秋光中酒眠的悠闲自在。诗中的“何处博舟来岳下,晚摇山影过湘川”更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 《南归寄乡书·居士旧茅斋》:此诗描述了旧茅斋的萧然景象,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鱼跃水萍破,风推岩户开”等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 《春日偶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日的景象,蛱蝶飞飞花映窗,流莺恰恰柳垂江。诗中的“暖日暄风酣独卧”等句,传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南归寄乡书·自爱愚公谷》: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愚公谷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诗中的“谁过野老家”等句,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感。

陈仲录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思想者。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陈仲录及其诗歌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滋养和艺术灵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