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原名李珣,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55,卒于公元930
李珣,晚唐词人。
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
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
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
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
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
蜀亡,遂亦不仕他姓。
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
生卒年:855-930
德润,原名李珣,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55,卒于公元930
李珣,晚唐词人。
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
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
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
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
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
蜀亡,遂亦不仕他姓。
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
生卒年:855-930
猺女鬅松卐字螺出自《句》,猺女鬅松卐字螺的作者是:李珣。 猺女鬅松卐字螺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诗。 猺女鬅松卐字螺的释义是:猺女鬅松卐字螺:指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女子发型,鬅松指头发蓬松,卐字螺指螺旋形状的发饰。 猺女鬅松卐字螺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诗。 猺女鬅松卐字螺的拼音读音是:yáo nǚ péng sōng wàn zì luó。 猺女鬅松卐字螺是《句》的第1句。
曾见钱塘八月涛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曾见钱塘八月涛的作者是:李珣。 曾见钱塘八月涛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曾见钱塘八月涛的释义是:曾见钱塘八月涛:曾经见过钱塘江在八月份时汹涌澎湃的潮水。 曾见钱塘八月涛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曾见钱塘八月涛的拼音读音是:céng jiàn qián táng bā yuè tāo。 曾见钱塘八月涛是《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的第5句。
绝尘劳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绝尘劳的作者是:李珣。 绝尘劳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绝尘劳的释义是:绝尘劳:摆脱尘世的劳累。 绝尘劳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绝尘劳的拼音读音是:jué chén láo。 绝尘劳是《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的第4句。 绝尘劳的上半句是:终日醉。 绝尘劳的下半句是:曾见钱塘八月涛。 绝尘劳的全句是: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终日醉
终日醉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终日醉的作者是:李珣。 终日醉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终日醉的释义是:终日醉:整天沉醉于酒中,形容人整天沉迷于酒色,不愿自拔。 终日醉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终日醉的拼音读音是:zhōng rì zuì。 终日醉是《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的第3句。 终日醉的上半句是:影侵潭面柳垂绦。 终日醉的下半句是:绝尘劳。 终日醉的全句是
影侵潭面柳垂绦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影侵潭面柳垂绦的作者是:李珣。 影侵潭面柳垂绦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影侵潭面柳垂绦的释义是:影侵潭面柳垂绦:月光侵入潭面,潭水映照出垂柳的枝条,如同绿色的丝带。 影侵潭面柳垂绦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影侵潭面柳垂绦的拼音读音是:yǐng qīn tán miàn liǔ chuí tāo。
棹警鸥飞水溅袍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棹警鸥飞水溅袍的作者是:李珣。 棹警鸥飞水溅袍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棹警鸥飞水溅袍的释义是:划船时惊动了鸥鸟,水花溅湿了衣袍。 棹警鸥飞水溅袍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棹警鸥飞水溅袍的拼音读音是:zhào jǐng ōu fēi shuǐ jiàn páo。 棹警鸥飞水溅袍是《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的第1句。
笑指柴门待月还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笑指柴门待月还的作者是:李珣。 笑指柴门待月还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笑指柴门待月还的释义是:笑指柴门待月还:诗人笑着指向家门,等待月亮的归来。这里“笑指”表现出诗人的轻松愉悦心情,“柴门”则描绘出渔父生活的简朴,“待月还”则暗示着渔父期待月光照亮归途。 笑指柴门待月还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笑指柴门待月还的拼音读音是:xiào
对青山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对青山的作者是:李珣。 对青山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对青山的释义是:对青山:指对着青山吟唱。 对青山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对青山的拼音读音是:duì qīng shān。 对青山是《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的第4句。 对青山的上半句是:倾白酒。 对青山的下半句是:笑指柴门待月还。 对青山的全句是: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
倾白酒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倾白酒的作者是:李珣。 倾白酒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倾白酒的释义是:倾白酒:倒尽白酒。 倾白酒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倾白酒的拼音读音是:qīng bái jiǔ。 倾白酒是《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的第3句。 倾白酒的上半句是:官高争得似君闲。 倾白酒的下半句是:对青山。 倾白酒的全句是: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
官高争得似君闲出自《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官高争得似君闲的作者是:李珣。 官高争得似君闲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官高争得似君闲的释义是:官高争得似君闲:即使官位再高,也难以像您这样悠闲自在。 官高争得似君闲是唐代诗人李珣的作品,风格是:词。 官高争得似君闲的拼音读音是:guān gāo zhēng dé shì jūn xián。 官高争得似君闲是《杂歌谣辞渔父歌三首》的第2句。
林景熙,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 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 南宋末期爱国诗人。 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 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 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 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 卒葬家乡青芝山。 著作编为《霁山集》。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 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 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 梁武帝天监中,起家奉朝请,历官诸王参军、记室,兼尚书水部郎,後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善诗文,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并重于世,时称“何刘”。 其诗善於写景,工於炼字。 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记室集》一卷。 生卒年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