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朗是明代诗人。
明福建泉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浙江右布政使。康朗的诗作在《四库全书》中有收录,可见其文学成就受到了官方认可。
康朗是明代诗人。
明福建泉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浙江右布政使。康朗的诗作在《四库全书》中有收录,可见其文学成就受到了官方认可。
昌平道中 尘俗每相拘,日夕不遑息。 暂辍簿书劳,山间事行役。 驱车出北郊,晴烟委园陌。 松梢露渐晞,草际霜已白。 初与市尘违,忽见山如积。 明月含半峰,流水时滴沥。 良似故山中,眷言素所适。 游子未能归,怀哉安所获。 注释: 1. 尘俗每相拘,日夕不遑息:世俗的约束让人疲于奔命,连日来的奔波让人无暇休息。 2. 暂辍簿书劳,山间事行役:暂时放下公务的劳累,去山间做一些事情。 3. 驱车出北郊
张履正是一位明代诗人,字我先,是明朝政治人物。 张履正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志趣和情感,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张所见(1549年—1620年)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晓生,后更名介,号吉先,嘉善人。天启丁卯科举人。在明代诗坛上,张所见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上乘。其中,《秋雨怀夏彝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夜晚的萧瑟与雨天的清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内心感受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