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是明代诗人。
张惠(1304年—1389年)字廷杰,号槜李山人,四川成都新繁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年代,经历了大兵入蜀、政治变革等重大事件,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张惠是明代诗人。
张惠(1304年—1389年)字廷杰,号槜李山人,四川成都新繁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年代,经历了大兵入蜀、政治变革等重大事件,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秋夜 冰簟银床梦不成,半因秋热半闲情。 披衣起看窗前月,又到西窗柳上明。 注释: 1. 冰簟银床:指床上铺着冰凉的竹席。冰簟,即冰簟,是一种用冰块制成的竹席,用来铺在床上以凉快地休息。 2. 梦不成:意思是说,因为秋天炎热,无法入睡,所以半夜醒来,难以成梦。 3. 闲情:指的是悠闲的情感。 4. 披衣起看窗前月:意思是说起床后,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月亮。 5. 又到西窗柳上明
张惠是明代诗人。 张惠(1304年—1389年)字廷杰,号槜李山人,四川成都新繁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年代,经历了大兵入蜀、政治变革等重大事件,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明代诗人张来仪,字中州,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明代诗人: 1. 生平简介 - 出生与早期生活:张来仪生于何时何地,这些基本信息目前没有确切记载。据《明史》记录,张来仪曾担任过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但最终因罪被处死。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文学成就:张来仪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与元朝的杨炯、徐陵
张邦治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张邦治,字文邦,号龙湖,生于明代的湖广茶陵(今属湖南省),是明代中期的重要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张邦治及其诗歌: 1. 生平经历:张邦治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其家族中有不少文学人才。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这意味着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得以进入官场。世宗即位后,他成为进士
张惠是明代诗人。 张惠(1304年—1389年)字廷杰,号槜李山人,四川成都新繁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年代,经历了大兵入蜀、政治变革等重大事件,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明代诗人张三极,字襄城,是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张三极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在明代诗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还体现了明代中期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张三极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上。万历二十年(1592年),他考中了进士,并被分配到兵部观政,之后不久便担任知县,其政治生涯虽然短暂,但他的文学作品却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