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乐,原名许篪,明代诗人
许篪是明代的诗人,字仲乐,号纲庵。许篪生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卒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是明代无锡人。
许篪以其工诗且享诗名而闻名。他的作品《纲庵集》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其中收录了许篪的诗作以及他的生平事迹。许篪在正统十年(1445年)中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这显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学术成就和政治地位。
仲乐,原名许篪,明代诗人
许篪是明代的诗人,字仲乐,号纲庵。许篪生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卒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是明代无锡人。
许篪以其工诗且享诗名而闻名。他的作品《纲庵集》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其中收录了许篪的诗作以及他的生平事迹。许篪在正统十年(1445年)中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这显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学术成就和政治地位。
《送倪汝敬谪官宜山》 皂囊朝捧入承明,夕泛孤舟万里行。 补衮有才人共惜,出关无节吏还迎。 夜郎月白空归梦,铜柱云深薄宦情。 此后阴晴俱未卜,重来江郭听鸠鸣。 注释: - 皂囊:指朝廷公文的封套,这里指代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 入承明:进入皇宫的明堂。古代帝王办公的地方,象征权力中心。 - 夕泛:傍晚时分,泛指夜晚。 - 万里行:远行万里,形容旅程遥远。 - 补衮:修补天子的衣服,比喻治理国家。
许篪是明代的诗人,字仲乐,号纲庵。许篪生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卒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是明代无锡人。 许篪以其工诗且享诗名而闻名。他的作品《纲庵集》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其中收录了许篪的诗作以及他的生平事迹。许篪在正统十年(1445年)中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这显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学术成就和政治地位
许学是明代诗人。许学夷,字伯清,号许山人,生于1563年,卒于1633年,是明代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明代诗学的集大成者,著有《诗源辩体》等重要作品,对当时的诗歌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学夷的生平与创作活动贯穿了整个明代,尤其是在明末清初时期,他的诗学著作《诗源辩体》更是成为了后世研究的重要文献。这部诗学著作不仅总结了先秦至明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许令瑜,字元忠,一字芝田,号容斋道人。他是一位在明朝和南明时期都有所贡献的政治人物与诗人。 许令瑜是浙江海宁人,出生于1597年,逝世于1650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南明的短暂存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他考中进士,成为朝廷重臣。作为仙游知县,他在任期间努力为当地人民谋福利,但最终因为社会动荡而选择归隐。 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楚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