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叔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杨英叔的诗作以七律为主,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瑞龙桥》这首诗中,通过对瑞龙桥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故乡和国家的深情眷恋。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杨英叔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杨英叔的诗作以七律为主,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瑞龙桥》这首诗中,通过对瑞龙桥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故乡和国家的深情眷恋。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瑞龙桥 百尺危桥俯碧流,汀兰岸芷接芳洲。 倚栏长笑江天暮,拭目遥观海宇秋。 几点渔灯浮水面,数声樵笛过桥头。 独怜身在炎方远,常有丹心恋帝州。 注释与赏析: 1. 百尺危桥俯碧流,汀兰岸芷接芳洲 - “百尺危桥”形容桥梁非常险峻,“俯碧流”描绘了从高处俯瞰,流水如镜般平静的景象。这里的“危桥”和“碧流”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惊险的意境。而“汀兰岸芷”则描绘了岸边生长的兰花和香草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贞,号贞庵,又号文湖。 杨守陈从弟。 成化二年进士。 授御史,巡按江西。 六年疏陈请改代宗谥等六事,不从。 八年又因灾异言事,擢应天府尹。 弘治中历工部尚书,掌大理寺,持法不挠。 正德初户部尚书韩文等以请诛刘瑾等被逐。 守随仍上章极论瑾等罪恶,被瑾等陷害下狱,除名。 瑾诛,复官,又十年卒,谥康简。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