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贞默(1590—1665)是一位明代的诗人,字梁生,又字福征,号埽,又号埽庵,别署有髯道人。
谭贞默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一生经历了明朝和清朝的更迭,尽管经历复杂,但他依然保持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谭贞默(1590—1665)是一位明代的诗人,字梁生,又字福征,号埽,又号埽庵,别署有髯道人。
谭贞默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一生经历了明朝和清朝的更迭,尽管经历复杂,但他依然保持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路发三衢:此句意为道路从三衢出发,三衢是指浙江的衢州地区。"发"在这里有启程、开始的意思。 2. 说烂柯:指的是讲述《烂柯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仙人王质和樵夫的传说,王质在烂柯山上砍柴时发现斧柄变成了树,从此失去了时间的概念。 3. 寻山其奈候人何:意思是去寻找山峰但却被时间所困,无法找到。"其奈"表示无奈,"侯人"即等待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己或他关心的人。 4.
注释(重点突出关键词):- 春当三月闰:春天在三月份,闰年时更晚一些。 - 寒食半春期:寒食节是春天的一半时期。 - 冷暖花无奈:花儿因温度冷热无法自主。 - 阴晴柳自知:柳树知道天气的阴晴变化。 - 波翻红燕袜:燕子的足迹倒映在水中如同红色的丝袜。 - 草染绿蛛丝:蜘蛛网的颜色像是绿色的丝带。 - 此日江南景:今天江南的风景。 - 偏饶儿女痴:特别偏爱年轻人的情痴。 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晨采莲女的美丽景象。下面将根据提供的诗句,进行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1. 睡起打新莲:从睡梦中醒来,开始采摘新鲜的莲花。 2. 莲塘红日鲜:池塘中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3. 珠儿停叶露:莲花上的露珠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 4. 曾得几时圆:这样的莲花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如此完整地展现。 - 赏析 王昌龄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解析】 此诗的注释应结合诗意,注意关键词的理解。如“东郭”是《庄子·外篇·逍遥游》中寓言故事中的典故,颜家是晋代人颜之推的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序言中说:“吾门世居江表,流落江左,遂籍贯于吴。”因此“颜家”即指颜之推家,“颜家海”指颜之推家附近的大海。 【答案】 ①茁茁春空晕浅霞,软红鲜碧泛妖斜:春天的天空里,淡淡的朝霞映照着嫩绿的春草。 ②生教东郭为名树,但说颜家便看花
少年行 剪水双瞳面渥丹,紫袍绣镼鹖头冠。 秋雕度影来天外,盘马阴坡撚箭看。 译文: 少年英俊潇洒,面容如剪刀裁剪般清晰,双眸犹如两道明净的秋水,脸庞红润如涂了丹砂。他身着紫色官袍,头戴华丽的绣边黑帽,头上还戴着一只黑色的鹖鸟头冠,显得格外威武雄壮。 他骑着一匹骏马,在山间小路上疾驰,目光犀利地盯着远方的山峦。突然,一只秋雕掠过天际,他迅速拉弓搭箭,瞄准目标,然后一箭射去,只听“嗖”的一声
【注释】 料理:处理。 平林小筑简门人:在平林山中建一小屋,来安置门人弟子。 挂瓢:指打柴。 买山翁:指隐居山林的高人。 吴泾:古地名,今属上海市。这里泛指吴地。 燕幕:指燕子栖息的营垒。 鹤寮:指鹤栖息的巢穴。 冯:通“凭”,凭借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门人的。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自己不慕名利,隐居平林,与门人同甘共苦。后两句写诗人将门人在平林小屋安顿之后,又借吴泾水畔的钓船
注释:相思子是连在一起的花朵,连理枝生出了并蒂瓜。情种原来没有草木,春心到处就会生长出新芽。 赏析:此诗描绘了相思子和连理枝的生长情况,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路发三衢说烂柯,寻山其奈候人何。 田馀紫叶经霜老,林亚黄团照水多。 薄暮野亭萍理宿,百年怪事梦中过。 额头残墨看烧烛,寒雨清吟啖饆饠
明浙江乌程人,初名子敏,字震直,因成祖曾呼其字,遂以字为名,号西塞山翁。 洪武时以富民为粮长,每年解粮万石至京师,无后期,帝特授为通政司参议。 进工部尚书。 立法书工匠姓名所业于官,按籍更番召之,役者称便。 坐事降御史,数雪冤案。 修广西灵渠,筑堤建闸浚渠,漕运悉通。 复为工部尚书。 建文中督饷山东,致仕。 成祖初,以故官巡视山西,卒于泽州。 书法古妙。 有《遣兴集》。 生卒年
明代诗人边习并非以“边习”为名的诗人,而是明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在《明史》和《国朝献征录》等文献中。边习,字子开,一字子高,号东樵山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边习生活在一个多事之秋的时代,明初以来的政治动荡、社会变革以及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给他的个人经历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印记
谭贞默(1590—1665)是一位明代的诗人,字梁生,又字福征,号埽,又号埽庵,别署有髯道人。 谭贞默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一生经历了明朝和清朝的更迭,尽管经历复杂,但他依然保持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