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当三月闰,寒食半春期。
冷暖花无奈,阴晴柳自知。
波翻红燕袜,草染绿蛛丝。
此日江南景,偏饶儿女痴。
注释(重点突出关键词):- 春当三月闰:春天在三月份,闰年时更晚一些。
- 寒食半春期:寒食节是春天的一半时期。
- 冷暖花无奈:花儿因温度冷热无法自主。
- 阴晴柳自知:柳树知道天气的阴晴变化。
- 波翻红燕袜:燕子的足迹倒映在水中如同红色的丝袜。
- 草染绿蛛丝:蜘蛛网的颜色像是绿色的丝带。
- 此日江南景:今天江南的风景。
- 偏饶儿女痴:特别偏爱年轻人的情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的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丽景象和江南水乡的特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江南美景的赞叹。
首句“春当三月闰”,点明了时间,春天在三月份,而闰年时则更晚些。这里用“闰”字巧妙地表达了春天比非闰年要迟一些的意思,增添了诗意和深度。
第二句“寒食半春期”,描述了寒食节是春天的一半期间,强调了节气与季节的紧密关系,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第三、四句“冷暖花无奈”,表达了花儿无法控制外界的温度变化,只能任其冷暖,体现了自然界的无力与顺应。这种描写增加了诗句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脆弱与美好。
接着“阴晴柳自知”,通过柳树的视角,展现了它对天气变化的敏锐感知。这句话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让柳树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第五、六句“波翻红燕袜”、“草染绿蛛丝”,诗人通过动态的描述,展现了水面上倒影的景象和蜘蛛网上的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此日江南景,偏饶儿女痴”,表达了江南景色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对年轻人的痴迷和追求,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江南水乡的特色,同时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