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龄,原名方功惠,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99
清代诗人方功惠,字庆龄,号柳桥,是清朝的一位藏书家和诗人。方功惠的生平与成就主要围绕他的文学创作和对文化遗产的贡献展开。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 基本信息
- 生卒年月:方功惠生于1829年,卒于1897年。
- 籍贯:湖南巴陵(今岳阳)人。
- 身份转变:从盐商起步,逐渐升至广东监道知事、潮州知府等职位。
- 文化贡献:方功惠不仅在政治和文化上有显著地位,还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拥有藏书二十余万卷的“碧琳琅馆”。
- 职业经历
- 官职历程:方功惠曾历任广东盐道知事、番禺、南海、顺德知县和潮州知府等职,官至道员。
- 学术职务:他曾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筹集军饷。方功惠的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才干,还展现了他在经济和行政管理上的才能。
- 藏书成就
- 藏书楼名:方功惠建有藏书楼名为“碧琳琅馆”,其中珍藏了大量的书籍,包括秘本珍本。
- 收藏规模:碧琳琅馆收藏了超过二十余万卷的书籍,在当时几乎可与陆氏<百百>宋楼和丁氏八千楼相匹。
- 文学活动
- 诗词创作:方功惠以诗著称,其诗词全集收录了部分作品,如《贺金锡龄五子同时入泮联》等。
- 文学地位:虽然他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显示出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造诣。
- 个人生活
- 兴趣爱好:方功惠除了公务之外,还热衷于收藏书籍,有“碧琳琅馆”这一专门藏书的地方。
- 家族影响:他的生活和成就也反映了当时士族阶层的文化氛围和个人修养。
方功惠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藏书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对文化保存和传承的贡献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了解他的生平和成就,不仅有助于认识清中叶的社会风貌,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