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培源,(1688-1768)字岵瞻,号蒙泉,无锡人。
早年曾为人幕府,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职上元县学教谕。
后被派浙江余姚县令、遂安县令,乾隆十七年(1752)告老还乡。
工诗词,著有《会心草堂集》八卷。
生卒年:?-?
吴培源,(1688-1768)字岵瞻,号蒙泉,无锡人。
早年曾为人幕府,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职上元县学教谕。
后被派浙江余姚县令、遂安县令,乾隆十七年(1752)告老还乡。
工诗词,著有《会心草堂集》八卷。
生卒年:?-?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书屋的景色和山人的生活。诗中通过对梅花书屋的描述,展现了山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 逐句释义: 1. 峭壁摩空如斧凿,一道飞泉九天落:描述梅花书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夜烟如雾隔人间,飘渺寒峰隐孤阁:描绘了夜晚时梅花书屋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3. 铁斡离奇千百树,雪后霜前吐琼萼:描述了梅花书屋内外的树木,以及它们在雪后霜前的美丽姿态。 4.
【注释】 1. 暮春:指春天的末尾。 2. 访云川先生观清明社集南垞诸作亦和一律:到访云川先生的家,观赏了清明节的社祭活动,并写了一首和诗。 3. 无酒作寒食:没有酒,只好用冷食代替。 4. 落花空掩门:落花满地,只能关上大门不扫。 5. 旧友怀社曲:怀念过去的朋友。 6. 嘉会集南园:美好的聚会在南园举行。 7. 却喜今诗伯:高兴地看到有今天这样的诗才。 8. 薪传又有孙:薪火相传
峭壁摩空如斧凿,一道飞泉九天落。 夜烟如雾隔人间,飘渺寒峰隐孤阁。 铁斡离奇千百树,雪后霜前吐琼萼。 何人结屋此中居,应是谪仙耽寂寞。 煮茶声里梦初回,冻合阶除闻唳鹤。 山人下笔无点尘,墨痕尽化为烟云。 花魂月影绘不得,意超象外传其神。 空山夜半清景绝,仙风吹人冷诗骨。 挂君西围之素壁,夜夜吟情托寒月
吴培源,(1688-1768)字岵瞻,号蒙泉,无锡人。 早年曾为人幕府,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职上元县学教谕。 后被派浙江余姚县令、遂安县令,乾隆十七年(1752)告老还乡。 工诗词,著有《会心草堂集》八卷。 生卒年:?-
吴培源,(1688-1768)字岵瞻,号蒙泉,无锡人。 早年曾为人幕府,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职上元县学教谕。 后被派浙江余姚县令、遂安县令,乾隆十七年(1752)告老还乡。 工诗词,著有《会心草堂集》八卷。 生卒年:?-
吴周是清代诗人,字后庄,出生于歙县,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丰溪集》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吴周是一位明遗民,生活在清代初期,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建立这两个重大的历史转折。这样的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他的诗作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历史的见证。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感受以及个人的情感经历。例如,在《元日》一诗中,吴周通过对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