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实,原名华岳莲,清代诗人
华岳莲(1707-1776),字思实,亦作师实,是清代诗人。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对于了解清代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华岳莲是清初无锡人,玉淳从弟,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例如,《晚自松门归蓼村》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傍晚归途图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思实,原名华岳莲,清代诗人
华岳莲(1707-1776),字思实,亦作师实,是清代诗人。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对于了解清代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华岳莲是清初无锡人,玉淳从弟,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例如,《晚自松门归蓼村》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傍晚归途图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 迢遰松门晚, - 迢遰:形容路途遥远。 - 松门:指松林边的家门或小路。 - 晚:傍晚时分。 这句描述傍晚时分,诗人从松门回家的情景。 第二句: 迂回向水边, - 迂回:曲折行进。 - 水边:河边。 这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曲折的河边小路上的场景。 第三句: 鸟惊槲叶路, - 槲叶: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可做药用。 - 路:比喻为道路。 - 鸟惊:鸟因惊吓而飞起。
【注释】 ①检得故衣:指在旧衣物堆里找到了已故亲人的衣物。 ②亲裁半臂护轻寒:亲手裁剪一件上衣以保护寒冷。 ③叠向空箱不忍看:把衣服叠好放到空箱子里,不忍看见这凄凉景象。 ④痛忆长眠泉下客:悲痛地回忆死去的亲人。 ⑤九秋霜重纸衣单:秋天霜降时,天气变得寒冷,纸衣也显得更加薄弱,容易破损。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人的诗。诗人在旧物中发现了妻子生前缝制的衣物。他亲手裁剪,想用来保护身体免受风寒
华岳莲(1707-1776),字思实,亦作师实,是清代诗人。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对于了解清代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华岳莲是清初无锡人,玉淳从弟,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例如,《晚自松门归蓼村》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傍晚归途图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秦若旸并非清代诗人,而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文人。他的作品《消闲诗草》收录了多首诗词,展现了他的文学成就。秦若旸,字旭升,号逸溪,是清朝无锡人。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个人经历:秦若旸的具体生平事迹不详,因此无法提供详细的生活经历和背景信息。但他作为文人,必然有过求学的经历,可能曾在书院接受过文化教育。由于缺乏更多资料,我们只能从他的文学作品中窥见其文化修养。 2. 文学成就
秦宝寅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对秦宝寅生平与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 - 字号介绍:秦宝寅,字乐天,又号石农,还有箬溪等别号。他是虹洲先生元孙,真斋先生之子。 - 家学渊源:秦宝寅出身书香门第,家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累。 - 职业经历:尽管具体从事的职业未详,但据记载他中岁弃举,表明他在成年后选择从政或者从事其他职业。 2. 诗歌贡献 - 创作特点:秦宝寅的诗作多以七言律诗见称
秦国楠是清代的诗人和文学家。秦国楠,字丙南,一字梅屿,号笠渔,生于1793年,卒于1825年。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有详细记载,其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国楠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学者。他致力于整理和收集宋元明清的秦氏文章,并著有《锡山秦氏诗钞》和《续梁溪诗钞》,收录了他的诗歌8首和7首。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为他赢得了一定的文名。秦国楠的诗文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