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乡土志是清朝时期的诗集。
《陆丰乡土志》是清人陆丰所作,其内容以山居生活和田园风光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陆丰乡土志》中收录了大量描写山里生活的竹枝词诗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清代中期陆丰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
陆丰乡土志是清朝时期的诗集。
《陆丰乡土志》是清人陆丰所作,其内容以山居生活和田园风光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陆丰乡土志》中收录了大量描写山里生活的竹枝词诗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清代中期陆丰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
【注释】 1.淳风:指淳于棼,晋代的隐士。 2.城垣:城上的矮墙。 3.柴炭:烧火用的木柴。担(dàn)重:挑着重物。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山居者的隐逸生活。前两句是说淳风喜欢隐居,他的房子就像一座山,四周用青松做围墙,用竹子做篱笆。后两句写这位隐者的生活。他到集市上去,许多是山里的客人,都挑着柴、炭、米等东西来卖。作者对这位山居者的隐逸生活作了肯定,并指出隐逸生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陈维岱是清代的诗人,字号石闾,江苏宜兴人。他的生平和创作都体现了清初文人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追求。 字鲁望,号石闾,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出生于1636年的江南地区,逝世于1700年后,是陈贞达(字贞达)之子,陈维崧(字维崧)的堂弟。在家庭背景上,陈维岱与当时的著名诗人陈维崧有着紧密的联系。陈维崧不仅是陈维岱的兄长,还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诗歌成就闻名于世,被尊称为“词坛双璧”
陈用光(1768年—1835年),字硕士,一字实思,清朝政治家、诗人,生于江西新城(今黎川县)。陈用光是桐城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诗作以古朴典雅著称,对后世文学影响颇深。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位清代诗人的生平与成就: 1.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陈用光在年轻时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嘉庆六年(1801年)中进士,随后被授予编修职位。 - 仕途升迁:他不仅担任过编修,还曾官至礼部左侍郎,提督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