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光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兼学者。他以其博学多才、文学造诣以及直言进谏的政治行为在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下面详细介绍游光绎:

  1. 基本信息
  • 名字与字号:游光绎,字彤卤,号磳田。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其对文学的深厚兴趣和对知识的追求。
  • 出生年份:游光绎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27年)。
  1. 教育经历
  • 科举成就:游光绎在乾隆四十八年乡试中取得亚元,乾隆五十四年登进士。这两项成就显示了他在文学和科举考试上的卓越才能。
  • 进入仕途:成为庶常馆庶吉士后,游光绎被选入翰林院,并在馆阁中以“博文强识,文学华瞻”闻名。这表明他在学术和政治方面均有着杰出的表现。
  1. 政治生涯
  • 分校乡试:嘉庆三年(1798年)和六年,他先后分校顺天(今北京市)乡试,体现了他在地方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
  • 弹劾权贵:因直言进谏而遭到罢官,这一事件表明了他在坚持正直与原则方面的坚决性。
  1. 文学成就
  • 诗作辑录:游光绎五十一至五十六岁之间创作诗歌达一百九十余首,并集结为《炳烛斋诗手稿》。其中包含了他对于时事、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 交友广泛:他的诗集中记录了他与许多名流的交流,如林则徐等,这些交往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也使他的诗歌更富有历史意义。
  1. 个人品质
  • 直言敢谏: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他提出多项奏疏,直陈政事,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 学术传承:他与林则徐之间的师生情谊,以及他对林则徐学术人品的高度器重,都彰显了游光绎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学术追求。

游光绎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的学者。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和传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