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原,原名舒玠,清代诗人
清代著名诗人舒玠,字道原,出生于绩溪(今属安徽省)。他不仅学识渊博,还擅长隶书,曾任台州学正,因时世艰难而选择隐居。舒玠的诗作多反映了其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尽管他在朝廷曾多次被召,却始终未出仕,最终在洪武十年(1377年)选择归隐故里。
舒玠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美好。这些诗作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他的这种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在当时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舒玠的生平和作品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他的诗作中不乏对于当时政治状况和社会动荡的反思,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这不仅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舒玠的诗作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也为研究清代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舒玠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清代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更在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对他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