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舒绍基,字挚甫,号养初,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舒绍基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他的诗词作品体现了忠孝节义的传统价值观,以及他在官场上的清廉与正直。他的作品《露筋祠联》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创作了包括诗、词集在内的多种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代诗人舒绍基,字挚甫,号养初,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舒绍基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他的诗词作品体现了忠孝节义的传统价值观,以及他在官场上的清廉与正直。他的作品《露筋祠联》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创作了包括诗、词集在内的多种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注释】 ①联:对偶句。 ②过客:远来的人。 ③雅慕:仰慕之意,这里指仰慕之情。 ④千秋香火:指香火延续的时间很长。 ⑤忠孝节义数大端:忠孝节义是封建社会里人应当遵守的几大准则。 【赏析】 《露筋祠联》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忠孝节义的敬仰之情。 “相沿已非一朝,即今异代传闻,尚增过客词人之雅慕。”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了,即使到了现在不同朝代
读古人书,须设身处地以想; 论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 注释:阅读古人的书,必须将自己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想象。论述天下的大事,需要揣摩人情世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再三思考。 赏析:这是一首关于读书和为人处世的诗歌,强调了在阅读古人书籍时,我们需要将自己置于历史的环境中去想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人的思想。同时,我们在论述天下大事时,也需要揣摩人情世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
清代诗人舒绍基,字挚甫,号养初,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舒绍基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他的诗词作品体现了忠孝节义的传统价值观,以及他在官场上的清廉与正直。他的作品《露筋祠联》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创作了包括诗、词集在内的多种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程泰象是清代的诗人,字仰公,籍贯为江苏省泰兴市。他在清朝康熙年间以诸生的身份活跃于文坛,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歌作品。 程泰象的作品集《荫园诗集》收录了其诗词、散文及赋等多种形式的文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例如,在《赠山阴黄仪逋》一诗中,他通过赞美黄仪逋的才学与品行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钦佩。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程泰象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清代诗人舒绍基,字挚甫,号养初,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舒绍基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他的诗词作品体现了忠孝节义的传统价值观,以及他在官场上的清廉与正直。他的作品《露筋祠联》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创作了包括诗、词集在内的多种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代诗人彭孙述,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 彭孙述生活在清初,是与王士祯齐名的知名诗人。其生平事迹虽不详,但以其诗作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应酬之作,也不乏咏物抒情之作。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官吏凶残、官军害民、农民流离失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