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若,原名董国华,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73,卒于公元1850
清江苏吴县人,字荣若,号琴南。
嘉庆十三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广东雷琼道。
致仕归,自号清闲居士,又号绿溪渔隐,历主云间书院、紫阳书院讲习。
工诗文,词尤婉约。
有《云寿堂文集》、《诗集》、《词钞》、《绿溪笔谈》、《海南笔记》等。
生卒年:1773-1850
荣若,原名董国华,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73,卒于公元1850
清江苏吴县人,字荣若,号琴南。
嘉庆十三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广东雷琼道。
致仕归,自号清闲居士,又号绿溪渔隐,历主云间书院、紫阳书院讲习。
工诗文,词尤婉约。
有《云寿堂文集》、《诗集》、《词钞》、《绿溪笔谈》、《海南笔记》等。
生卒年:1773-1850
赠姚燮用其答黄广文钊韵 【注释】: 斯文系元运,得失千古争。高怀物表蕴,太音弦外生。芒焰星斗接,浩气波涛倾。所惧正轨戾,勿虑流辈轻。真艳陋鞶帨,至味殊鼎烹。姚君起浙右,诗法雄心兵。孤立具神勇,坚阵排群英。罙入洞奥窔,特出惊严明。馀力破溟涬,奇光夺冰晶。比来此道杂,茅苇待廓清。 【译文】: 学问的精华是元代的正统,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它争论得不可开交。高尚的情怀蕴含了万物的本质
斯文系元运,得失千古争。 高怀物表蕴,太音弦外生。 芒焰星斗接,浩气波涛倾。 所惧正轨戾,勿虑流辈轻。 真艳陋鞶帨,至味殊鼎烹。 姚君起浙右,诗法雄心兵。 孤立具神勇,坚阵排群英。 罙入洞奥窔,特出惊严明。 馀力破溟涬,奇光夺冰晶。 比来此道杂,茅苇待廓清。 予少事柔翰,如射不中程。 苦吟鉥肝肾,寂感遗影形。 区区竞门户,鄙彼沟犹盲。 上探风骚源,渐觉灵光萌。 所惜困簿领,错午雅俗并。
清江苏吴县人,字荣若,号琴南。 嘉庆十三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广东雷琼道。 致仕归,自号清闲居士,又号绿溪渔隐,历主云间书院、紫阳书院讲习。 工诗文,词尤婉约。 有《云寿堂文集》、《诗集》、《词钞》、《绿溪笔谈》、《海南笔记》等。 生卒年
清代诗人万秉鉴,其诗作《吞云梦者八九》展现了他高远的志向、济世的热情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万秉鉴的生平与作品: 1. 生平简介 - 出生背景:万秉鉴,字子美,号青莲居士,是清朝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家族世代从事文学创作,因此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 - 主要贡献:万秉鉴在诗歌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上乘,对后世影响深远
万秋期并不是清代诗人,实际上万秋期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的诗人,字孝枚,号拾樗,生于宜兴荆溪(今属江苏省无锡市)监生家庭。他的诗歌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明代后期至清代初期,其作品以《红杏楼诗集》为代表,其中包含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万秋期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在《铜峰叠翠》这首作品中,他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相结合,描绘了一幅层峦叠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