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年-1783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黄景仁以其清新、深情、豪放的诗词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誉为“清代第一诗人”。
黄景仁生于一个家境清贫的家庭,四岁便失去了双亲,少年时期就已经有诗名。这样的家庭背景并没有让他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地追求文学和艺术。黄景仁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四处游历,为了生计而奔波,这种艰苦的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黄景仁(1749年-1783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黄景仁以其清新、深情、豪放的诗词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誉为“清代第一诗人”。
黄景仁生于一个家境清贫的家庭,四岁便失去了双亲,少年时期就已经有诗名。这样的家庭背景并没有让他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地追求文学和艺术。黄景仁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四处游历,为了生计而奔波,这种艰苦的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注释】 剥皮亭联:剥皮亭是作者的寓所,联即对联。冤孽:冤仇。重对对:重重相对。惺惺:指人心,也作“惺惺”。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清乾隆年间所作。诗中以剥皮亭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首句“冤孽而今重对对”,意为现在的人们遭受的冤屈和苦难已经够多了,现在又要重新面对这些冤屈和苦难。诗人用“重对对”这一词语来表达这种重复的痛苦。 次句“人心到此再惺惺”
在清代诗人中,万廷仕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作品而闻名。万廷仕,字大士,号馀庵,生于1618年,逝世于1681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作品《馀庵集》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下面将具体介绍万廷仕: 1. 生平简介 - 出生背景:万廷仕出生于宜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 仕途经历
黄寿萱是清代的诗人。 字子寿,号南村,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嘉庆初年,是清朝晚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使得文学创作呈现出新的面貌。黄寿萱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变迁和民众疾苦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