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远,原名蔡邦霖,清代诗人
蔡邦霖是清代的诗人。
字静远,生于嘉庆年间(约1796年-1841年),是一位贡生和举孝廉方正。他的成就和经历在资料中并未详细记载,但从他的诗作风格来看,他可能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
静远,原名蔡邦霖,清代诗人
蔡邦霖是清代的诗人。
字静远,生于嘉庆年间(约1796年-1841年),是一位贡生和举孝廉方正。他的成就和经历在资料中并未详细记载,但从他的诗作风格来看,他可能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
泠泠幽涧水,森森一泓注。 泠泠:清澈见底的水声。 森森: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涧水清幽。 一泓:满流。 隐约出孤峰,蒲芦最深处:隐隐约约的山峰露出水面。在蒲芦丛生的深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山水画面。通过“泠泠”和“森森”这样的形容词,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涧水的清澈与幽深,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潺潺流水的声音。而“隐约”“出”“最深处”等词的使用
蔡邦霖是清代的诗人。 字静远,生于嘉庆年间(约1796年-1841年),是一位贡生和举孝廉方正。他的成就和经历在资料中并未详细记载,但从他的诗作风格来看,他可能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
邓传安,字菽原,号鹿耕,是清朝的一位政治人物,也是诗人。他在江西浮梁出生,并因在地方治理和诗文创作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于世。具体介绍如下: 1. 基本生平 - 出身与早期经历:邓传安,字菽原,号鹿耕,生于1764年,籍贯为江西浮梁。他有着进士出身的背景,并在嘉庆十年(1805年)中举成为进士。 - 台湾的治理工作:邓传安在台湾的治理时期长达近十年。他以台湾北路械斗事件为契机,担任鹿港同知代理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