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和,原名廖鸿荃,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84,卒于公元1864
清福建侯官人,初名金城,字斯和,又字应礼,号钰夫。
嘉庆十四年进士。
道光间官至工部尚书。
二十二年,奉命与敬征勘河道。
时河督麟庆意欲改道,鸿荃等主张挽回故道。
从之。
后坐事夺职,旋起为太常寺卿,以尚书衔致仕。
曾与林则徐、梁章钜共读于鳌峰书院,互相切磋砥砺。
卒谥文恪。
生卒年:1784-1864
斯和,原名廖鸿荃,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84,卒于公元1864
清福建侯官人,初名金城,字斯和,又字应礼,号钰夫。
嘉庆十四年进士。
道光间官至工部尚书。
二十二年,奉命与敬征勘河道。
时河督麟庆意欲改道,鸿荃等主张挽回故道。
从之。
后坐事夺职,旋起为太常寺卿,以尚书衔致仕。
曾与林则徐、梁章钜共读于鳌峰书院,互相切磋砥砺。
卒谥文恪。
生卒年:1784-1864
【注释】 鸿案:指高官显位。德宜家:德行应当为家庭所崇尚。 戒旦:早晨。鸡鸣报晓。 薇垣:宫禁之内,这里指朝廷。 鳝堂(zhuān táng):指科举考试的考场。经教子:以经典教育子女。 鹊起:喜事临门。 雨从花县泽流甘:喻指恩泽润及四方,如甘雨之普降。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题是“挽杨簧妻”。杨簧字仲文,号云台,四川绵州人,唐僖宗时宰相。这首诗是诗人为其妻子写的挽联。 上联“鸿案德宜家
清福建侯官人,初名金城,字斯和,又字应礼,号钰夫。 嘉庆十四年进士。 道光间官至工部尚书。 二十二年,奉命与敬征勘河道。 时河督麟庆意欲改道,鸿荃等主张挽回故道。 从之。 后坐事夺职,旋起为太常寺卿,以尚书衔致仕。 曾与林则徐、梁章钜共读于鳌峰书院,互相切磋砥砺。 卒谥文恪。 生卒年
邓华熙是清末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体现了晚清时期的历史变迁和文人的思想情感。具体介绍如下: 1. 基本信息:邓华熙,字小赤,号小石,生于广东顺德,卒谥“和简”。他是清朝光绪时期的一位官员,曾在多个重要职务上任职,包括湖北布政使、江苏布政使等,并在晚年担任过贵州巡抚。 2. 政治身份:邓华熙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积极参与政治变革的官员。他在光绪二十年(1894)读到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一书后
赵尔巽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字公镶,号次珊,祖籍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市),山东蓬莱为其另一祖籍。赵尔巽在清代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也因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崇高的道德品质。以下是关于赵尔巽的相关介绍: 1. 早年经历 - 科举成就:赵尔巽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在清代同治年间中进士。这一成就在当时的社会中极为罕见,显示了赵尔巽的才华和勤奋。 - 翰林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