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毓楠是清代的诗人。
字楚江,生于1838年,卒于1925年。他以国学生的身份应乡试,并最终被选拔为国史馆誉录,这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杰出表现及对国家的贡献。赵毓楠在任内历任汉阳、宜昌、武昌三地的知府,期间他勤政廉洁,举措惠民,为百姓谋福利,这些政绩使他获得了“勤朴”和“惠民”的评价。
赵毓楠是清代的诗人。
字楚江,生于1838年,卒于1925年。他以国学生的身份应乡试,并最终被选拔为国史馆誉录,这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杰出表现及对国家的贡献。赵毓楠在任内历任汉阳、宜昌、武昌三地的知府,期间他勤政廉洁,举措惠民,为百姓谋福利,这些政绩使他获得了“勤朴”和“惠民”的评价。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于榆林士民的深深眷恋和感激之情。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及其相应的英文译文: 1. "乾坤易色起边屯" - 这里,“乾坤”指的是天地宇宙,“易色”可能是指色彩的改变,而“起边屯”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象征性地表示事物的起点或变化。整句的意思是说天地间的色彩发生了改变(可能是指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在边屯地区开始出现新的气象。 2. "忽变尧天舜日春" -
潭溪怀古 涧溪溪水水茫茫,欲问东流意转伤。 万古关山总无改,千秋暮叶几苍黄。 景升儿子如豚犬,曹瞒奸雄空虎狼。 毕竟人和成帝业,君臣一体共流芳。 注释: 1. 涧溪溪水水茫茫:涧溪的水很浑浊,像一片汪洋。 2. 欲问东流意转伤:想要询问东流的溪水,却感到心情变得伤感。 3. 万古关山总无改: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关山始终没有改变。 4. 千秋暮叶几苍黄:秋天的落叶已经变黄,时间过得很快。 5.
失题 何幸浮生八十春,一堂五世叙天伦。 喜同商第如林立,爱慕陈门九代亲。 秋老风霜知劲草,国危板荡识忠臣。 余生待到阴霾散,扶杖早朝侍帝宸。 注释: 1. 何幸浮生八十春:多么幸运能活到八十个春秋。 2. 一堂五世叙天伦: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 3. 喜同商第如林立:高兴与商氏家族为邻,像树林一样密集。 4. 爱慕陈门九代亲:对陈家九代的敬仰和喜爱。 5. 秋老风霜知劲草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好花艳冶自芳菲,风雨漂摇大梦归: - 好花:美好的花朵。 - 艳冶:美丽而鲜艳。 - 自芳菲:自然散发出的香气。 - 风雨:比喻世事的变化。 - 漂摇:摇摆不定。 - 大梦:人生的大梦或重大的生活经历。 - 归:结束,返回。 译文:美好而鲜艳的花朵,在风雨的洗礼中摇曳不定,仿佛一场人生的大梦已经结束。 2. 是有非无还净土,始知八十七年非: - 是:存在。 - 非
乾坤易色起边屯,忽变尧天舜日春。 化险为夷文亦武,爱民若子官如亲。 古来兴废知难定,乱后忠奸论始真。 患难相同归梓里,君恩未报各沾巾
赵毓楠是清代的诗人。 字楚江,生于1838年,卒于1925年。他以国学生的身份应乡试,并最终被选拔为国史馆誉录,这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杰出表现及对国家的贡献。赵毓楠在任内历任汉阳、宜昌、武昌三地的知府,期间他勤政廉洁,举措惠民,为百姓谋福利,这些政绩使他获得了“勤朴”和“惠民”的评价
明山东寿光人,字克正。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除萧山知县。 擢御史,按宣大,劾边帅逗留不进,又陈方略甚悉,于是将士奋勇,连战皆捷。 正德初刘瑾用事,出为安庆知府,调顺昌。 后累迁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大修边务,乃谕土鲁番复哈密侵地。 历官刑部尚书,致仕卒,谥康敏。 生卒年
赵毓楠是清代的诗人。 字楚江,生于1838年,卒于1925年。他以国学生的身份应乡试,并最终被选拔为国史馆誉录,这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杰出表现及对国家的贡献。赵毓楠在任内历任汉阳、宜昌、武昌三地的知府,期间他勤政廉洁,举措惠民,为百姓谋福利,这些政绩使他获得了“勤朴”和“惠民”的评价
赵丹书是清代诗人。 字元声,其家族背景和作品集的具体信息未在现有资料中详细披露。赵丹书的诗作主要见于《赵氏族谱》,这表明他的诗歌创作与其家族历史紧密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