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玫(1796-1860),字丁佩,号耘蓝。
沧南集北头村人。
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
历官户部陕西司主事、贵州司员外郎、四川司郎中等职。
著为《育兰堂诗文集》《慧余小品》《啜茗录》《梦楼话影》《家塾训蒙琐言》、《词园咳唾》等。
生卒年:?-?
刘仲玫(1796-1860),字丁佩,号耘蓝。
沧南集北头村人。
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
历官户部陕西司主事、贵州司员外郎、四川司郎中等职。
著为《育兰堂诗文集》《慧余小品》《啜茗录》《梦楼话影》《家塾训蒙琐言》、《词园咳唾》等。
生卒年:?-?
【注释】 盘古冢: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之墓所在。冢,坟墓。 浑敦:古代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或作“连娟”)。 太皇:黄帝的别称。 万世:千年以上。享祀:祭祀。 阴阳:这里指天地。 西山小:相传黄帝葬于西岳华山脚下。 北海长:相传帝喾葬于北方渤海之上。 窀穸:埋葬死者的坑穴。 乾坤:天地、宇宙。 佳气:美好之气。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黄帝陵寝的七绝,写黄帝陵寝的古老
刘仲玫(1796-1860),字丁佩,号耘蓝。 沧南集北头村人。 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 历官户部陕西司主事、贵州司员外郎、四川司郎中等职。 著为《育兰堂诗文集》《慧余小品》《啜茗录》《梦楼话影》《家塾训蒙琐言》、《词园咳唾》等。 生卒年:?-
清代诗人刘光才,字华轩,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刘光才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九月七日,在湖南新宁县白马田人。他不仅是位杰出的将领,还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挽曾国荃联》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这首诗集中体现了刘光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刘学畲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江阴人,字宗玉,号苍崖。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清代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刘学畲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友情的感慨等多个方面。他的《挽曾国荃联》便是一首典型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哀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学畲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
刘仲玫(1796-1860),字丁佩,号耘蓝。 沧南集北头村人。 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 历官户部陕西司主事、贵州司员外郎、四川司郎中等职。 著为《育兰堂诗文集》《慧余小品》《啜茗录》《梦楼话影》《家塾训蒙琐言》、《词园咳唾》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