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安,原名缪钦,清代诗人
缪钦是清朝的诗人。
缪钦,字思安,清代诗人,清江阴人,其生活年代约在1752年至1830年。他出身书香门第,曾担任邑庠生,表明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就,并有机会进入更高级的学府深造。
缪钦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例如他的代表作《秋日偕汤明书侄倩游莲花寺和嘉会俞社长原韵二首》展现了他对秋天景象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缪钦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思安,原名缪钦,清代诗人
缪钦是清朝的诗人。
缪钦,字思安,清代诗人,清江阴人,其生活年代约在1752年至1830年。他出身书香门第,曾担任邑庠生,表明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就,并有机会进入更高级的学府深造。
缪钦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例如他的代表作《秋日偕汤明书侄倩游莲花寺和嘉会俞社长原韵二首》展现了他对秋天景象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缪钦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注释】 昨夜西风卷帘,帘下是密布的浓云,仿佛千层。 秋天的雁阵惊飞,传来凄厉的哀鸣,声声断送着秋的余音。 花被雨水打湿,花瓣上滴下泪来。 霜气催红了枫叶,而家乡的灯光映衬着一片红火。 长安离日落近了,应该先有雨后晴。 骑马来朝,像蓬草随风飘转。 【赏析】 《风雨》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风雨为题,写其所见所感。诗中用风雨来比喻世事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 1 野望兴萧萧:"野望"指的是在户外的远望,而"兴萧萧"形容心情或景色让人感到寂寞、凄凉。 2. 闲吟破寂寥:在寂静的环境中吟诗,打破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3. 桥通池水静:描述一座桥连接了宁静的池塘,水面显得格外平静。 4. 柳受晚风飘:晚风轻拂,使得柳树随风摇曳。 5. 茶熟云烟辟:指茶叶已经成熟,烟雾缭绕。 6. 诗成海岳摇:诗人的作品如同大海和高山一样伟大和崇高。 7.
秋日偕汤明书侄倩游莲花寺和嘉会俞社长原韵二首 其二 注释: 不是草堂东,如何杜老同。 道貌浑非俗,清标自可风。 流泉依夕磬,落日隐归鸿。 此席堪为侣,梅花与竹松。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莲花寺的美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是草堂东,如何杜老同。”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草堂东的独特情感和认同感,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之情。杜甫被誉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缪钦是清朝的诗人。 缪钦,字思安,清代诗人,清江阴人,其生活年代约在1752年至1830年。他出身书香门第,曾担任邑庠生,表明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就,并有机会进入更高级的学府深造。 缪钦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例如他的代表作《秋日偕汤明书侄倩游莲花寺和嘉会俞社长原韵二首》展现了他对秋天景象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
戴钧衡,字存庄,号蓉洲,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以下是对戴钧衡的介绍: 1. 个人生平:戴钧衡出生于清安徽桐城的孔城。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在诗歌创作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年少时便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才华。20多岁时,他因恃才自负而出版了自己的诗集《蓉洲初稿》,这本初稿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惊叹于他的才华。 2. 文学成就:戴钧衡不仅在诗歌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