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缨,清朝后期生于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人家。
《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 11 类,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市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
可以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
这些富赡充牣、雕镂璀璨的格言警世醒心,教诲启迪人们求真、向善、趋美,是古人心灵美的结晶。
生卒年:?-?
金缨,清朝后期生于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人家。
《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 11 类,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市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
可以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
这些富赡充牣、雕镂璀璨的格言警世醒心,教诲启迪人们求真、向善、趋美,是古人心灵美的结晶。
生卒年:?-?
【注释】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俭朴的人就会节俭,节俭就会促使一切美好的事情都兴起。 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挥霍奢侈就会放纵,放纵就会使一切邪恶的行为都放纵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世人的格言,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否则会招致不良后果。 “俭则约”,指俭朴、节俭可以使人行为端正;“约”即约束自己,不放纵。“约”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使……得当,使……合乎规范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 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 魏晋时期名臣,著名地图学家。 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世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 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 因功转任尚书
王文辕与王阳明先生同时人。 字司舆(《王文成公年谱》作“思舆”,黄绾《阳明先生行状》作“思裕”,又写作“司舆”。 ),与王阳明先生为莫逆之友。 在王阳明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王思舆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季本在自己的哲学著作《说理会遍》中,有文《阳明之学由王司舆发端》。 王思舆是个“隐居独善”,“级类庄、列”,“以道德重于时”的地方“贤民”。 正德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