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
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生卒年:-140–60
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
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生卒年:-140–60
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 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诗句如下: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 接下来是译文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描述苏武留在匈奴十九年期间始终忠于汉朝,坚守节操。 -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通过大雁传递的信息,表现了苏武与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苏武(?—前60年)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据《汉书》记载,苏武曾随使臣出使匈奴,单于多次威胁利诱他投降,但都被他严词拒绝。后来汉宣帝派使者持诏书去招降他,苏武在十九年的时间里始终坚守节操,不辱使命,最后终于回到汉朝。 凌烟阁:唐代唐太宗在贞观十七年建成的图画功臣的画像的殿堂,位于宫城的正门阊阖门内。 【赏析】: “十九年间不辱君,论功何独后诸臣。” 苏武在匈奴待了十九年
注释:胡地的沙不隔断汉家的天空,我坚守节操十九年。 微贱之身甘愿为国效力,不愿追随李卫老将军去打猎。 赏析:诗中描绘了苏武在异国他乡十九年的坚守和忠诚,表达了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诗人通过苏武的形象,歌颂了那些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
北海寒深雪满天,边云漠漠汉云连。 将军不是麒麟种,争伴羝羊十九年。 注释:北海之地天气寒冷,大雪纷飞,天空中边塞的云雾弥漫,仿佛连接着汉朝的云彩。这位将军并不是什么高贵的麒麟族后代,但他却毅然选择与一群羝羊相伴度过了十九年的艰难岁月。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海严寒的景象和将军与群羊相依为命的情景,表达了对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诗中的“北海寒深雪满天”形象地展现了北方边境的恶劣环境
苏武(?-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留单于十九年终始还国。 汉皇(指汉武帝)屈指计归期——汉武帝屈指计算归期。屈指数数是古代表示时间的方法之一,这里用屈指数算来推算苏武的归来时间。 十九年中事可疑——这十九年当中的事情是可疑的。十九年,即从公元前81年(武帝元朔二年)至前60年(武帝征和三年),在这十九年间,苏武曾两次出使匈奴,与卫律等谋议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