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叟,原名郑露,唐代诗人
《全唐诗》收《彻云涧》诗1首,小传云:“字思叟,号南湖,莆田(今属福建)人。
太府卿。
”按《莆阳比事》卷一、卷七,光绪《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一载其事迹:郑露,一作郑褒,字恩叟,其先世自荥阳(今属河南)入闽。
南朝陈时,与其二弟自永泰(今属福建)徙居莆田。
筑书堂以修儒业,时称南湖三先生。
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献其所居为金仙院。
卒年不详。
《全唐诗》误收。
生卒年:?-?
思叟,原名郑露,唐代诗人
《全唐诗》收《彻云涧》诗1首,小传云:“字思叟,号南湖,莆田(今属福建)人。
太府卿。
”按《莆阳比事》卷一、卷七,光绪《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一载其事迹:郑露,一作郑褒,字恩叟,其先世自荥阳(今属河南)入闽。
南朝陈时,与其二弟自永泰(今属福建)徙居莆田。
筑书堂以修儒业,时称南湖三先生。
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献其所居为金仙院。
卒年不详。
《全唐诗》误收。
生卒年:?-?
溅空春雨细出自《彻云涧》,溅空春雨细的作者是:郑露。 溅空春雨细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溅空春雨细的释义是:溅空春雨细:指春天的细雨轻轻洒落,犹如溅起空中的水珠,细小而轻盈。 溅空春雨细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溅空春雨细的拼音读音是:jiàn kōng chūn yǔ xì。 溅空春雨细是《彻云涧》的第4句。 溅空春雨细的上半句是: 落石早雷鸣。 溅空春雨细的全句是
落石早雷鸣出自《彻云涧》,落石早雷鸣的作者是:郑露。 落石早雷鸣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石早雷鸣的释义是:落石早雷鸣:指石头坠落时提前发出了雷鸣般的声音。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以石落声比喻雷鸣,形象地描绘了声响之大,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 落石早雷鸣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石早雷鸣的拼音读音是:luò shí zǎo léi míng。
寒光彻云际出自《彻云涧》,寒光彻云际的作者是:郑露。 寒光彻云际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寒光彻云际的释义是:寒光彻云际:寒冷的光辉直透云霄。 寒光彻云际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寒光彻云际的拼音读音是:hán guāng chè yún jì。 寒光彻云际是《彻云涧》的第2句。 寒光彻云际的上半句是:延绵不可穷。 寒光彻云际的下半句是: 落石早雷鸣。 寒光彻云际的全句是
延绵不可穷出自《彻云涧》,延绵不可穷的作者是:郑露。 延绵不可穷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延绵不可穷的释义是:延绵不可穷:形容山势连绵起伏,看不到尽头。 延绵不可穷是唐代诗人郑露的作品,风格是:诗。 延绵不可穷的拼音读音是:yán mián bù kě qióng。 延绵不可穷是《彻云涧》的第1句。 延绵不可穷的下半句是:寒光彻云际。 延绵不可穷的全句是: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
【注释】 彻云涧:山涧中水流直上,好像能通到天边一样。延绵不可穷:绵延无尽,无穷尽。寒光彻云际:寒冷的阳光穿透了云层。落石早雷鸣:石头上的水花像打雷一样。溅空春雨细:溅起的水花像春天的细雨一样。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涧水的景色。全诗通过涧水飞流直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赏析】 首句“延绵不可穷”,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涧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景象。次句“寒光彻云际”
《全唐诗》收《彻云涧》诗1首,小传云:“字思叟,号南湖,莆田(今属福建)人。 太府卿。 ”按《莆阳比事》卷一、卷七,光绪《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一载其事迹:郑露,一作郑褒,字恩叟,其先世自荥阳(今属河南)入闽。 南朝陈时,与其二弟自永泰(今属福建)徙居莆田。 筑书堂以修儒业,时称南湖三先生。 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献其所居为金仙院。 卒年不详。 《全唐诗》误收。 生卒年:?-
唐代诗人“苏颋”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诗人名称。实际上,在唐代文学史上,以“苏颋”之名著称的是另一位文学家、政治家——苏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是唐朝宰相、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其父亲苏瑰也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苏颋自幼聪颖过人,进士及第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乌程县尉、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最终官至工部侍郎
唐绛州闻喜人,字连城。 裴行俭子。 历迁太常丞、鸿胪少卿,皆称职。 玄宗有事泰山,中书令张说恐诸蕃乘间窃发,议加兵守边。 后帝用光庭策,遣使突厥,召其大臣赴行在,边塞晏然。 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黄门侍郎,进侍中,兼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 卒谥忠宪。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