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龙,原名樊寔,唐代诗人
樊寔并非唐代诗人。实际上,樊骧是唐代的一位官员和诗人,而樊寔的生平与唐代诗人樊骧无关。
樊骧(811-870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字彦龙,出生于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少年丧父到成为国家重要官员的转变,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还以文学成就著称于后世。根据史料记载,樊骧在会昌三年中进士,随后担任华州参军等多个官职,直至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去世,享年六十岁。
樊骧的文学作品数量有限,仅有十余首传世。《同徐州韩郎中谒王司空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后世学者的认可。然而,《全唐诗》并未收录樊骧的诗作,这表明其诗歌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已有所散佚。
樊骧的仕途颇为顺利,他曾历任河南府参军、尚书仓部郎、柱国等职务,并最终获得赐绯鱼袋的荣誉。这些官职不仅是对其政治才能的认可,也反映了他在朝中的显赫地位。然而,关于樊骧的更多生平细节,如他的家庭生活、个人品德等资料则相对缺乏记载。
虽然樊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唐代官员和诗人,但其真实身份与唐代诗人樊寔无关。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对文学和政治的贡献上,以及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印记。对于研究唐代文化和文学史的人来说,樊骧的名字及其诗作无疑是值得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