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熙,原名孔煦,明代诗人
孔煦是明代的诗人,字东熙,号竹城,是清远人。他生活在明朝神宗万历年间(1575年),是一位贡生和教谕,曾在新兴担任教谕,并在衡州府教授过书。
孔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从他的诗歌中体现出来。他在万历三年(1575年)成为贡生后,曾任职于新兴教谕和衡州府教授。他的诗作数量较多,有《游燕集》、《钟音集》、《龙山集》和《筠城集》等作品集,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东熙,原名孔煦,明代诗人
孔煦是明代的诗人,字东熙,号竹城,是清远人。他生活在明朝神宗万历年间(1575年),是一位贡生和教谕,曾在新兴担任教谕,并在衡州府教授过书。
孔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从他的诗歌中体现出来。他在万历三年(1575年)成为贡生后,曾任职于新兴教谕和衡州府教授。他的诗作数量较多,有《游燕集》、《钟音集》、《龙山集》和《筠城集》等作品集,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注释: 缥缈禺山十九峰,梵宫迥出白云封。 缥缈:形容山峰若隐若现。 梵宫:佛教寺庙。 迥出:远远伸出。 白云封:云雾弥漫。 苍松鹤唳三秋雨,古洞猿啼半夜钟。 苍松:青色的松树。 鹤唳:鹤鸣声。古代诗文常用来比喻人的哀叹或悲愤之辞。 三秋:三个秋天。这里指一年中的一半。 古洞:古老而幽深的山洞。 猿啼:猿猴叫。古代诗文常用来比喻哀伤和愁苦。 半夜钟:深夜里敲钟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孔煦是明代的诗人,字东熙,号竹城,是清远人。他生活在明朝神宗万历年间(1575年),是一位贡生和教谕,曾在新兴担任教谕,并在衡州府教授过书。 孔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从他的诗歌中体现出来。他在万历三年(1575年)成为贡生后,曾任职于新兴教谕和衡州府教授。他的诗作数量较多,有《游燕集》、《钟音集》、《龙山集》和《筠城集》等作品集,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