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祖是清代的官吏,字序皇,号饭山,生于1671年,卒于1733年。
唐继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及第。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曾参与《御定音韵阐微》和《子史精华》两书的编纂校勘工作。这些经历反映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显示了他的学识和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贡献。
唐继祖是清代的官吏,字序皇,号饭山,生于1671年,卒于1733年。
唐继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及第。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曾参与《御定音韵阐微》和《子史精华》两书的编纂校勘工作。这些经历反映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显示了他的学识和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贡献。
璞墩 篑土峨然峭插天,烟笼虹气郁山巅。 价轻肯作楚人泣,韵雅终调大舜弦。 风座已惊飞屑润,云枝还看采苞鲜。 他年瑚琏郊堂后,万国南熏颂太平。 注释: 璞墩:指用石头雕刻成的墩子,形状像一块璞玉。 篑土:堆积的泥土。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峨然:高峻的样子。 烟笼虹气: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如同彩虹之气笼罩山巅。 楚人泣:楚辞中的《离骚》中曾提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唐继祖是清代的官吏,字序皇,号饭山,生于1671年,卒于1733年。 唐继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及第。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曾参与《御定音韵阐微》和《子史精华》两书的编纂校勘工作。这些经历反映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显示了他的学识和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贡献
唐濂伯是明代的琼山人,字必周,曾因科举未遇而去世。 唐濂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生平虽然短暂,但其诗作却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唐濂伯的诗作中蕴含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反映了他在游学、应试以及生活中的感悟与思考。他的创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表达,还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徐良言是明朝的诗人。 字登之,号二南里人,他的生平资料相对有限,但根据现存信息,他大约活跃在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徐良言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在明朝时期,具体年代尚不明确
唐继祖是清代的官吏,字序皇,号饭山,生于1671年,卒于1733年。 唐继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及第。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曾参与《御定音韵阐微》和《子史精华》两书的编纂校勘工作。这些经历反映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显示了他的学识和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