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原名袁崇友,明代诗人
袁崇友,字伯益。
东莞人。
应文长子。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进士。
初授福建南安令。
调宰望江,寻迁南京户部主事。
授南昌知府,未赴。
天启初,起尚宝司丞,趣促至潜山,托疾而返。
有《春草堂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生卒年:?-?
伯益,原名袁崇友,明代诗人
袁崇友,字伯益。
东莞人。
应文长子。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进士。
初授福建南安令。
调宰望江,寻迁南京户部主事。
授南昌知府,未赴。
天启初,起尚宝司丞,趣促至潜山,托疾而返。
有《春草堂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生卒年:?-?
【译文】 古今彭泽县令,无人知晓陶靖节。 如何这位老翁,千古流芳声名垂。 他不愿贪五斗米,想解除十斛酒的醉。 脱下衣衫自漉酒,污垢洗净理何平? 九月九日时,采菊餐其英。 我行走及此晨,摇落之心独惊心。 何况望乡客,兼之怀古情。 徘徊念往迹,独契一长鸣。 汤武既不受贬,夷齐亦无轻。 元尚可通途,素心本无营。 当时意已远,后世谁能明? 【注释】 1. 彭泽: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2.
【注释】 驰驱:骑马奔驰。鞭策:鞭打马,使马快跑。岂:难道。阿、齐:指曹操的字。伯术:即“伯”字中的“术”字。伯:字。治邺:治理邺城。魏臣:指曹操手下的官吏。主:这里指曹操。烹阿:指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下令将曹操煮了吃。伯:字。治邺:治理邺城。心:指曹丕。寂寂:寂静无声。论:指评论。前事:指曹操生前的事。纵横:纵横交错。涕:眼泪。襟:衣服的前襟。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春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春到桃花水,飘然一叶舟。 译文:春天到了,桃花盛开的水面上,一只小船轻轻荡漾。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桃花盛开,水面波光粼粼。"飘然"形容船儿在水面上行驶时轻盈而优雅,"一叶舟"则形象地描绘了小船的大小和单薄。 2. 轻风浑欲扑,怒浪不禁浮。 译文:微风吹来,似乎要打在身上一样;怒潮汹涌,波浪滔天。 注释
注释: 登风度楼 张公放逐沦亡日,唐主凄凉幸蜀时。 北向丹心浑未死,西来黄屋亦堪悲。 长安实洒当年泪,风度虚劳去后思。 便拟招魂知得否,登楼惆怅欲何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张公和唐主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一句“张公放逐沦亡日,唐主凄凉幸蜀时”,描绘了张公(即张巡)被贬谪到边远地区,而唐玄宗则在逃亡中度过的艰难时刻
冬夜与顾桐柏泛舟弄月 道似犹龙客似仙,孤舟清夜弄潺湲。 波摇短棹声如慕,月到寒江影自妍。 兰芷独怜三楚思,阳春和得几人传。 酒阑忽忆娥眉雪,未即投簪意惘然。 注释: - 道似犹龙客似仙:比喻诗人的才学高深,如同传说中的仙人一样。 - 孤舟清夜弄潺湲: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乘坐小舟,伴随着潺潺的水声。 - 波摇短棹声如慕:船桨轻轻摇动,发出的声音如同思念之情。 - 月到寒江影自妍
【注释】胥江:即胥河,在江苏苏州市西。芙蓉:荷花。向人开石镜:像镜子一样对着人。独临流水照离颜:独自面对流水,映照着离别的容颜。 【赏析】《别季龙生》,诗题下注云:“时季龙生将行。”此诗当是诗人为季龙生送行的赠别之作。诗分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四十一字。前两句写送别之景;后两句写送别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而自然,不事雕琢,读来流畅自然,毫无艰涩之感。《古诗源》引《唐诗鼓吹》:“‘明月向人开石镜
注释: 南华寺: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内的一座寺庙,又称“慧理寺”。 何处是西天:意即不知道西天在哪里。 登临意渺然:登上山顶时,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疑惑。 野松千壁立:形容山林间生长着许多高大挺拔的松树。 幽石抱云眠:形容山石被云雾缠绕,宛如在睡眠中。 佛已成南祖:意为佛教已经形成了南方的宗派,成为主流。 人今识亚仙:意为人们现在开始认识到了亚仙的存在。 悟真知未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五日饮于金氏园呈王明宇同客”,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运用了哪些手法。同时注意要抓住诗句的主要内容,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答案】 ①天涯:天之涯。指极远的地方。②细雨沉云:雨丝密布,云层厚重。③紫岩:紫色岩石。④上人:佛家语,此处指自己。⑤山花对酒垂垂笑:形容山花盛开
陈光颖是明代的诗人,字少敬,顺德人。他于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曾官通判。陈光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尤其是在《粤东诗海》中有传。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介绍: 1. 文学成就 - 举人身份:陈光颖在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中举人,这在当时是进入官场的重要阶梯。 - 官员经历:作为通判,陈光颖在任职期间可能参与了地方行政管理工作,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 诗歌流传
陆大策,明代著名诗人,字一士,号竹溪。陆大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古代文化的尊崇。 陆大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故事。陆大策的诗歌创作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以《怀戴野民先生》为代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体现了他对于古代情操的崇敬与向往。陆大策的这种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使他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