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彭泽令,寂寂不知名。
如何此老翁,千古垂芳声。
恶徇五斗米,思解十斛酲。
脱衣自漉酒,垢净理何平。
九月九日时,采菊餐其英。
我行及兹晨,摇落心独惊。
况以望乡客,兼之怀古情。
徘徊念往迹,独契一长鸣。
汤武既不贬,夷齐无乃轻。
元尚趣可通,素心本无营。
当时意已远,后世谁能明。
【译文】
古今彭泽县令,无人知晓陶靖节。
如何这位老翁,千古流芳声名垂。
他不愿贪五斗米,想解除十斛酒的醉。
脱下衣衫自漉酒,污垢洗净理何平?
九月九日时,采菊餐其英。
我行走及此晨,摇落之心独惊心。
何况望乡客,兼之怀古情。
徘徊念往迹,独契一长鸣。
汤武既不受贬,夷齐亦无轻。
元尚可通途,素心本无营。
当时意已远,后世谁能明?
【注释】
- 彭泽: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 古今彭泽令:陶渊明为彭泽令时,曾写过一首《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后来,他的事迹逐渐被人遗忘,直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 寂寂不知名:陶渊明一生淡泊名利,不求官位和名誉,所以在当时鲜为人知。
- 此老翁:指陶渊明自己。
- 千古垂芳声:表示他一生的品行、业绩将永远流传下去,受到人们的敬仰。
- 恶徇五斗米:陶渊明拒绝出仕当官,只要求五斗米的俸禄。这里的“恶”是厌恶的意思。
- 思解十斛酲:意思是说他想摆脱那沉重的忧愁和烦恼。这里的“酲”指的是酒病,饮酒过多会让人感到身体不适。
- 脱衣自漉酒:陶渊明经常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脱去衣服,用手巾沾着井里的水来洗头发和洗脸。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垢净理何平:意思是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消除心中的污浊,恢复内心的宁静。这里的“垢”指的是污浊,“净”指的是清洁,“理”指的是道理或原则。
- 九日时: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采菊餐其英:陶渊明喜欢在重阳节这一天赏菊,并用菊花泡茶来喝。这里的“英”指的是菊花的花瓣。
- 行及兹晨:到达这个清晨,即九月初七的早晨。
- 摇落心独惊:形容心情变得脆弱而容易受触动。这里的“摇落”指的是秋天树叶凋零的景象,暗示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敏感而易受影响。
- 况以望乡客:更作为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这里的“况”是指更加、尤其的意思。
- 兼之怀古情:不仅思念家乡,还怀念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怀古情”指的是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 徘徊念往迹:徘徊着回忆过去的事情和经历。
- 独契一长鸣:表示他独自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契”指的是契合、相合的意思,“长鸣”则是指鸟儿的长鸣声,象征着自由和宁静。
- 汤武既不贬:意思是说像商汤王和周武王这样的圣君也不会因为个人的过失而受到贬斥或惩罚。这里的“汤武”指的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王和周朝建立者周武王。
- 元尚趣可通:意思是说人们应该追求正义和真理,并为之奋斗。这里的“元”指的是根本、首要的意思。
- 素心本无营:表示内心纯洁,没有杂念和欲望。这里的“素心”指的是纯真的心性,“营”则是指追求或谋求的意思。
- 当时意已远:意思是说当时的想法已经远远超出那个时代。这里的“意”指的是想法或观念,“远”则是指超越或远大的意思。
- 后世谁能明:意思是说后代的人们能否理解和明白当时的真相呢?这里的“后世”指的是后代的人们,“谁能明”则是在询问他们是否能够理解或明白过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