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柱
【注释】 登高:指在高处远眺。邹阳:西汉人,因事系狱。 异乡逢:即“异乡见”。 九日:指重阳节。 深殿:指皇宫中。 雁晚:指傍晚时南飞的大雁。 螀(jiān):寒蝉,一种昆虫。 西风:秋风,指秋天的风。 湖海:指江湖之间广阔的水域。 扁舟:小船,这里指泛舟江湖。 【赏析】 这首诗写于重阳佳节,作者与友人颍侯在异地相聚,同赏重阳之景,抒怀伤时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重阳节登高望远之景
闻有长流之信拟出塞曲听说有人要远行,我准备写首送别诗。 生平不射猎,麋鹿随我游。 我从来不打猎,麋鹿跟随在左右。 入山复不深,未闻虎豹愁。 虽然进山也不太深,没听说过老虎或豹子。 今将弃诗书,买刀系马头。 如今我将放下诗书,去买把刀绑在马尾上。 筋力虽不强,臂后矢可抽。 我的体力虽不强,但我能拉弓搭箭。 雁雉宿高岗,狐兔穴深丘。 雁和野鸡栖息在高冈上,狐狸和兔子躲在深深的山谷中。 将令飞走惊
何处登高去,邹阳尚系囚。 异乡逢九日,深殿送三秋。 雁晚飞无定,螀寒咽不流。 西风吹梦好,湖海一扁舟。
生平不射猎,麋鹿随我游。 入山复不深,未闻虎豹愁。 今将弃诗书,买刀系马头。 筋力虽不强,臂后矢可抽。 雁雉宿高岗,狐兔穴深丘。 将令飞走惊,一洗诸生羞
沈士柱是清朝的诗人,字昆铜,号惕庵,生于明朝末年,死于清顺治年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诗作著称,其作品充满了反抗和不满的情绪。以下是关于沈士柱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家族背景:沈士柱的父亲沈希韶是明朝的御史。 - 政治立场:沈士柱在崇祯年间加入了复社,反对当时的宦官势力,即阉党。 - 个人经历:由于政治斗争,沈士柱被迫离开芜湖,流落到杭州等地。南明灭亡后,他回到芜湖隐居
沈士柱是清朝的诗人,字昆铜,号惕庵,生于明朝末年,死于清顺治年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诗作著称,其作品充满了反抗和不满的情绪。以下是关于沈士柱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家族背景:沈士柱的父亲沈希韶是明朝的御史。 - 政治立场:沈士柱在崇祯年间加入了复社,反对当时的宦官势力,即阉党。 - 个人经历:由于政治斗争,沈士柱被迫离开芜湖,流落到杭州等地。南明灭亡后,他回到芜湖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