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泰和人,字用之。
洪武末举人。
以才荐,知四会县。
后历阳江,阳春诸县,皆以廉能称。
永乐元年召与修《太祖实录》。
书成,擢修撰。
又代郑赐为《永乐大典》总裁。
十五年帝至北京,太子监国,留辅太子。
寻有人诬太子擅宥罪人,牵连及潜。
下狱被杀。
有《泊庵集》。
生卒年:1366-1418
明江西泰和人,字用之。
洪武末举人。
以才荐,知四会县。
后历阳江,阳春诸县,皆以廉能称。
永乐元年召与修《太祖实录》。
书成,擢修撰。
又代郑赐为《永乐大典》总裁。
十五年帝至北京,太子监国,留辅太子。
寻有人诬太子擅宥罪人,牵连及潜。
下狱被杀。
有《泊庵集》。
生卒年:1366-1418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圣皇的诗,表达了对圣皇的崇敬和祝福。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读: 1. 于惟圣皇,克对于天。 - “于惟”是敬称的语气词,“圣皇”指的是神圣的君主,“克对于天”意味着能够与天地相抗衡,表现出君主的伟大。 2. 灵承郊庙,弗懈益虔。 - “灵承郊庙”指的是神灵受到祭祀,这里强调君主的统治得到了神灵的认可和支持。“弗懈益虔”表示君主不懈怠,更加虔诚地对待神灵。 3. 弗懈益虔
正月六日观灵谷寺塔影奉和御制诗二首其一 又看倒影入虚室,从一空中遍长廊。 诸相玲珑仅盈尺,阳乌阴兔会晨夕。 走视稽颡众颠仆,千影俄散入千隙。 玉刻芙蓉金作台,雕甍碧瓦无尘埃。 鸾舆降幸时往来,龙章凤彩云间开。 六丁守护百神绕,虹光腾烛天皎皎。 由来佛法昌运符,旭日东升尘界晓。 【注释】 又看:观看 倒影:水中物体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倒影 入虚室:进入空灵幽静的室内 从一空中:从一处高高的空中 走视
【诗句释义】 正月六日观灵谷寺塔影奉和御制诗二首 其二: 五色金光晃千日,九秋玉鉴悬孤蟾。 每向招提演空法,四百欢闻声飒霅。 不论燥湿与蠕蠢,拔及升沉并鳞甲。 浮屠倒影光陆离,巍峨楼殿相参差。 多因摄受妙景出,巧夺造化神工为。 温温彧彧窗间度,绚彩非烟亦非雾。 画师缩手不敢图,墨客操觚岂能赋。 春风淡荡春日妍,人间一界无诸天。 生灵永乐普超济,翼我皇家万万年。
正月六日观灵谷寺塔影奉和御制诗二首 其一 菩提正觉超玄间,非空非有开禅关。 三乘顿悟是非涂,慧力高等昆崙山。 昆崙万仞倚天起,千派灵源走河水。 一从释迦辞王家,当时如在化城里。 念此群生溺爱河,谁能只手遏颓波。 化身千亿入东土,神光瑞气昭弥罗。 灵山遗迹久茫昧,复此重来属昭代。 端严真相妙如如,圆通法戒行在在。 定以生慧慧生空,六根净尽空慧同。 胜缘妙果悟闻见,挥手可入堂奥中。 遍历诸劫不能毁
河流浑浑,肇自古昔。横亘万里,潢污霆激。触乎昆仑,踔乎龙门。震掉奔腾,入乎无垠。 【注释】:黄河之水浑厚,自古至今。横贯万里,汹涌澎湃,如雷霆击打。触及昆仑山,穿越龙门关。 【赏析】:首联写黄河的源头,它自古代起就流淌不息,横贯万里,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如同雷霆击打。 河清 【注释】:黄河的水变清了。 【赏析】:颔联写黄河变清了。它从昆仑山脉奔流而下,穿过了龙门关,水流湍急,奔腾不息
正月六日观灵谷寺塔影奉和御制诗二首 其二 谁能解此妙圆觉,弹指可以超无学。 沧江俄顷息暴流,水底摩泥光灼烁。 旋来超至一事无,缘生起灭空华如。 若沦贪著出遂禊,焉知自性同交芦。 执持真妄不开演,浑似风烟相展转。 自在那知兽踏沙,绸缪甘作蚕成茧。 寻常安得竟生身,四法修行两便因。 往来迅速无石壁,知慧善巧成陶轮。 眼中何人最胜子,究竟真如微妙理。 惟恐浮沤尼海观,空见云腾乌飞起。 忆昔鹿苑道初成
这首诗描绘了河水从东方流向西方,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大。河水浩渺,滋润着大地,使得万物都充满了生机。河流的流动象征着皇权的传承,皇帝的恩德如河水般深厚。 注释: - 东渐西被: 形容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影响力向四周扩展。 - 始自家国: 意味着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始于本土。 - 皇之弘化: 指国家的治理有广泛的教化作用。 - 功迈三五: 表示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 如彼河流:
驺虞诗 于穆圣皇,绥怀兆民。 端本自家,笃于周亲。 恩沛义洽,如煦春阳。 至和冲融,发为祯祥。 祯祥伊何,厥惟驺虞。 产于王国,惟皇德符。 王驯致之,献于帝庭。 素质玄章,云舒雾凝。 帝乃观焉,爰戢其爪。 爰言究之,践非生草。 吁嗟驺虞,外何其威,内何其仁。 匪苞而凤,匪角而麟。 吁嗟驺虞,曷为来哉。 王拜稽首,皇则召之。 皇之仁民,沦肤洽肌。 弘畅旁达,物以不疵。 皇之孝友,本乎至性。
【注释】臣:指古代臣子。瑞应诗:一种颂扬帝王的诗歌。稽首:一种礼节,表示敬意。圣谟(mó):皇帝的谋划、谋略。永兹休:永远地得到休息。垂无疆:流传下去没有边界。万方来格:四方来归附。 【赏析】这是一首颂赞皇帝功德的诗。首联两句写皇帝的英明和谋略,“圣谟洋洋”,指皇上的谋划深远而宏大;“用永兹休”意思是说,这样的谋略将永远地使天下安定下来。中间两联分别表达皇帝的功德及影响
【诗句】 咸阳古帝宅,雉堞何崔嵬。积石隐雪色,金阙云中开。 咸阳昔日称百二,函谷鸡鸣客如雾。秦王按剑叱风雷,天下诸侯尽西顾。 三户萧条易水空,齐歌赵舞入秦宫。龙旗五丈金楼下,凤吹千门驰道中。 璇霄阁道通天极,仙掌芙蓉正相直。月过文窗宝扇移,星临绣户妆奁密。 绣户文窗拂采霞,黄山翠影绕宫斜。王孙挟弹雕台树,游女回舟绿岸花。 岸花蹙绣连阡陌,十万朱门色相射。玉检登封贶岳灵,金炉铸冶销锋镝。
曾楚是明代诗人。 字罗江,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及第。曾楚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官运亨通,先是成为主事,后升至知府。尽管具体经历不详,但通过他的身份和时间背景,我们能够推测出他的诗歌创作可能涉及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明江西泰和人,字用之。 洪武末举人。 以才荐,知四会县。 后历阳江,阳春诸县,皆以廉能称。 永乐元年召与修《太祖实录》。 书成,擢修撰。 又代郑赐为《永乐大典》总裁。 十五年帝至北京,太子监国,留辅太子。 寻有人诬太子擅宥罪人,牵连及潜。 下狱被杀。 有《泊庵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