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纨,明代诗人。
叶小纨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约1613年),卒于清顺治十四年(约1657年)。她字蕙绸,是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叶绍袁和沈宜修并称。父亲叶绍袁是一位明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著有《湖隐外史甲寅日注》等作品。母亲沈宜修则是山东副使沈珫的长女,通经史,善诗词,其著作《鹂歌集》二卷、《梅花诗》一卷。
叶小纨,明代诗人。
叶小纨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约1613年),卒于清顺治十四年(约1657年)。她字蕙绸,是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叶绍袁和沈宜修并称。父亲叶绍袁是一位明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著有《湖隐外史甲寅日注》等作品。母亲沈宜修则是山东副使沈珫的长女,通经史,善诗词,其著作《鹂歌集》二卷、《梅花诗》一卷。
经东园故居 旧日园林残梦里,空庭闲步徘徊。 雨干新绿遍苍苔。 落花惊鸟去,飞絮滚愁来。 探得春回春已暮,枝头累累青梅。 年光一瞬最堪哀。 浮云随逝水,残照上荒台。 注释: - 旧日园林残梦里:指过去的园林景色如同梦境一般,已经不复存在。 - 空庭闲步徘徊:庭院空旷,我在漫步徘徊,没有目的。 - 雨干新绿遍苍苔:雨水停歇后,新的绿色覆盖了整个庭院,青苔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 落花惊鸟去
诗词名:《浣溪沙》 纤影黄昏到小楼,弱云扶住柳梢头。卷帘依约见银钩, 妆镜慵开才出匣,蛾眉学画半含愁。清光先自映波流。 注释: - 这是一首描写新月夜晚美景的诗作。 - 首句“纤影黄昏到小楼”描绘了傍晚时分,月亮逐渐显现在小楼上的情景。 - 第二句“弱云扶住柳梢头”进一步描绘了月亮与云朵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 - “卷帘依约见银钩”形容女子轻轻拉开窗帘,隐约看到月亮如同银钩般照亮了夜空。 -
《浣溪沙·为侍女随春作》是一首明代诗人叶小纨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 - 髻薄金钗半亸轻:形容少女的发髻简单而美丽,金钗轻轻垂下,增添了几分娇媚。 - 佯羞微笑隐湘屏:暗示着少女害羞地微笑,羞涩地藏在屏风后,表现出她的矜持与含蓄。 - 嫩红染面太多情:描绘少女的脸颊因羞涩而泛红,红色的胭脂似乎表达了她丰富的情感。 2. 译文: - 少女的发髻简单而美丽
叶小纨,明代诗人。 叶小纨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约1613年),卒于清顺治十四年(约1657年)。她字蕙绸,是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叶绍袁和沈宜修并称。父亲叶绍袁是一位明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著有《湖隐外史甲寅日注》等作品。母亲沈宜修则是山东副使沈珫的长女,通经史,善诗词,其著作《鹂歌集》二卷、《梅花诗》一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 弘治九年进士。 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 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 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 官至兵部右侍郎。 致仕卒,年八十。 有《海语》、《矩洲集》等。 生卒年:?-
叶小纨,明代诗人。 叶小纨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约1613年),卒于清顺治十四年(约1657年)。她字蕙绸,是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叶绍袁和沈宜修并称。父亲叶绍袁是一位明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著有《湖隐外史甲寅日注》等作品。母亲沈宜修则是山东副使沈珫的长女,通经史,善诗词,其著作《鹂歌集》二卷、《梅花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