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际,原名释道丘,明代诗人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离际,晚号栖壑。
顺德人。
俗姓柯。
开山云顶,因号云顶和尚。
从碧崖剃染,礼法性寺寄庵大师受圆具戒。
后访六祖新州故址,道经端州,入主法庆云寺,为鼎湖开山之祖。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生卒年:?-?
离际,原名释道丘,明代诗人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离际,晚号栖壑。
顺德人。
俗姓柯。
开山云顶,因号云顶和尚。
从碧崖剃染,礼法性寺寄庵大师受圆具戒。
后访六祖新州故址,道经端州,入主法庆云寺,为鼎湖开山之祖。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生卒年:?-?
注释: 1. 俱胝一指笑天龙:俱胝,一种佛教的法门,这里指修行的人。一指笑天龙,意指修行者用佛法来嘲笑世间的一切。 2. 童子循涂没路通:童子,这里指修行人。循涂,指沿着道路行走。没路通,意指通过修行,可以到达真理的道路。 3. 拈过司南针一转:拈过,用手指触摸。司南针,指南针的前身,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工具。一转,表示转动。 4. 穿山透地巧施工:穿山透地,形容手艺精湛,能够穿透山石,进入地下
【注释】 凤来山:指凤凰山。 仪:古代卿士、大夫等所戴冠的上端,这里比喻凤凰。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 好音:美好的声音。 和雅乐雍无:和谐美妙的音乐。 太平无象:形容天下太平无事。 真清泰:确实清静而安宁。 上古时:指远古时代,也指神话传说时代的上古时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以凤凰作为象征,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图画。前两句描写双凤来到凤凰山,环绕着青翠的山峰,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狮子峰 踞地翻空露爪牙,惊群不动更吒沙。 弄来几出金毛上,眼底迷麻看转差。 注释:狮子峰:山峰像狮子一样矗立在那里,露出锋利的爪牙,让人感到十分威猛。惊群:惊动了一群动物。更吒沙:更加显得凶猛。弄来几出金毛上:指狮子峰的岩石上长满了金色的毛发。眼底迷麻看转差:形容岩石上的金色毛发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赏析: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狮子峰雄壮威武的景象。首句“踞地翻空露爪牙”
【注释】 伏虎:指老虎伏在岩石上。罔(wǎng):通“网”,捕捉,引申为覆盖、笼罩。 献花:指献出花朵。猿鸟:指山中动物。不:没有。妨:妨碍,这里作动词用。 锡飞:即锡山,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吴郡图经》:“锡山上有锡穴,可容百人。” 空谷:山谷。深而寂静。 月映寒潭:月光照在深潭里,波光粼粼。彻:通,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首句写老虎伏在岩石前已经很久,没有动静
【注释】浴龙池:指骊山温泉。金躯:这里指皇帝。借:借助,这里是说在温泉中洗浴。骊珠:传说是西海的明珠,比喻皇后。骊山温泉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区,有“天下第一泉”之称。骊山温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和美容效果。《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临晋县东南四十里曰骊山,其源发原皇之山。”《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骊山,一名落伽山。” 译文:金躯曾借龙池浴,洗出尘中特达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的内容,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注意要写出每句诗的意思以及注释。注意“飞不散”中“飞”的通假字为“飞走”,意思是一群大雁从岭上往东飞去;“依依还在绿森森”中的“依依”是依恋不舍的样子,“绿森森”是草木茂盛的样子,意思是:群雁一行行地在山岭上往东飞去,还依依不舍地留恋在茂密的林木之中。 【答案】 ①飞鹅岭
【注释】 象:大黑水牛。 回涂:即“回车”,古代的一种驾车方式,让车子倒行。 三三话:旧时俗语,指闲谈。 上觜头:把酒舀到嘴边。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驯象的人驾车倒行不问钩,得到优游的地方暂且优游。逢人懒于闲谈,白醭从教它上嘴边。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场景,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注释】: 雁木堂:雁门,古地名,在今山西代县。李烟客曾宅:李烟客曾,即李流芳,字烟客。师:老师,指王宠。诸公:指当时许多文人雅士。结社参究:结社,指参加文社。参究,指研讨诗学。四首:指《雁木堂诗集》中的四首诗。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给好友李烟客曾的诗作。诗中赞美了友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并勉励他继续努力。 第一首:女子长大必须出嫁,男子长大必须娶妻。团栾谁解无生句? “女大须嫁
【注释】 不风流处也风流:意思是说,虽然自己不追求那种风流倜傥的生活,但也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占得湖山云顶头:意指在山间湖边占有了最美好的位置。 若问云山何境界:如果询问这云山的风光是什么样的。 门前有水到端州:比喻自己的居处环境好,像风景名胜之地一样。端州即今广东肇庆市,这里代指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张九龄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庆云顶 按下云头好看山,高低峰顶绝跻攀。翻身拶出虚空骨,云自闲来水自潺。 注释: 1. 按下云头好看山:形容站在山顶向下看,仿佛是按下了云头(云雾缭绕的山峰)一样,景色十分壮丽。 2. 高低峰顶绝跻攀:形容山势高低起伏,攀登起来非常艰难,但站在山顶上可以一览众山小。 3. 翻身拶出虚空骨:形容从山腰到山顶的过渡,仿佛是翻身(翻越山峦)时挤压出的“虚空”骨骼,给人一种空灵、神秘的感觉。 4.
严澄是明代诗人,以琴艺和诗画篆刻著称于世。以下是关于严澄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严澄生于1547年,卒于1625年,字道澈,号天池、天池居士、撄宁生,常熟人。他是明代大学士严讷的次子,凭借父亲的荫庇得以官至邵武知府。 2. 艺术成就:严澄在音乐领域有极高的成就,他的演奏风格清微淡远,对后世影响深远,留下了《松弦馆琴谱》等作品。他在诗画方面同样才华横溢,与同时代的文人雅士交流甚密
今白,字大牛。 番禺人。 俗姓谢,原名淩霄。 诸生。 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禅师薙染登具。 十年,值雷峰建置梵刹,工用不赀,白发愿行募,沿门持钵十馀载,丛林规制次第具举。 一夕行乞,即次端坐而逝。 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生卒年:?-
释海会是明代的诗人,字曰睿,海阳人,住东皋尺隐。他的作品《次陈心之陈比之二居士过访东皋韵》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释海会生活在明代的诗歌创作中,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著称。《次陈心之陈比之二居士过访东皋韵》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释海会的文学才华。诗中的“结屋离人境,时看云去来。新花迎客笑,一径为君开”等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闲适之情,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