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子,原名于敏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4,卒于公元1780
清江苏金坛人,字叔子,号耐圃。
乾隆二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累迁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曾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又充国史馆、《三通》馆总裁。
在军机处近二十年。
卒谥文襄。
有《临清纪略》。
生卒年:1714-1780
叔子,原名于敏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4,卒于公元1780
清江苏金坛人,字叔子,号耐圃。
乾隆二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累迁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曾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又充国史馆、《三通》馆总裁。
在军机处近二十年。
卒谥文襄。
有《临清纪略》。
生卒年:1714-1780
【注释】 蔬圃:菜园。 门联:挂在门口两边的对联。 此味:指“蔬圃”中种出的蔬菜的味道,也暗指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 当年:从前,以前。曾自咬其根:意思是曾经亲手去拔除它、铲除它。 咬其根:比喻清除腐败现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蔬圃》一文末尾所写的一副门联,表达了自己对于“蔬圃”中种出蔬菜味道的体会和认识,以及对于过去那种腐败现象的态度和决心。 “今日正宜知此味”
【注释】 天下:这里指整个国家。文章:文章和议论。同轨辙:指文章思想一致,步调相同。门墙:指学校、师门。桃李:指弟子、门生。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人才的佳作,诗人以“天下文章”为题,赞颂了介福及其弟子们的文章成就。全诗四联,每联八句,一韵到底。第一联是咏叹之辞,第二联是赞誉之情,第三联是希望之意,第四联是勉励之词。 首联“天下文章同轨辙”,是说天下的文章都遵循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没有大的分歧
秦系山房 春山寂寂洞天幽,闻有高人此地留。 一夜桃花新涨急,石池犹认墨花浮。 注释: 秦系山房: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春山寂寂洞天幽:春天的山峦寂静无声,仿佛是一处神秘的山洞。 闻有高人此地留:听说有高人在这里留下。 一夜桃花新涨急:一夜之间,桃花盛开,水势迅速上涨。 石池犹认墨花浮:石池仍然能辨认出墨色的痕迹,就像花在水中漂浮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清江苏金坛人,字叔子,号耐圃。 乾隆二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累迁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曾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又充国史馆、《三通》馆总裁。 在军机处近二十年。 卒谥文襄。 有《临清纪略》。 生卒年
宋台州黄岩人,初名居敬,字简卿,改字资深、资道,号方岩。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为右司谏,首论韩侂胄擅权,当诛之以谢天下。 宁宗嘉定间以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镇压郴州瑶族李元砺起事。 移镇襄阳,以言者罢,闲居十一年。 召迁工部侍郎,出知温州,郡政大治。 理宗时历知福州,以大中大夫致仕。 有《方岩集》。 生卒年:?-
孔祥霖是清朝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孔祥霖的诗作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生平简介 - 字号:孔祥霖,字少沾,曲阜人。 - 科举功名:孔祥霖通过科举考试,光绪年间考中进士。 - 官职经历:历任河南提学使、兼署布政使等职,为地方治理作出了贡献。 2. 创作成就 - 诗词集
于熙学是清代诗人与书法家,字无学,号秋溟,其作品集有《铁槎漫语》。 于熙学生于清康、乾、雍间,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作为文登人,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官员。在雍正年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附贡生,并在嘉庆年间官至工部虞衔司郎中,人称于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