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际唐,字文枢。
祖籍泉州同安,祖先渡台在竹堑北门街营商,遂定居。
举秀才。
乙未(1895)割台,叶氏随祖父归泉州,大正12年(1923)始返台。
大正14年(1925)馆于从弟叶文游家,乃再寓居新竹。
叶氏客竹期间,始终未取日籍,以华侨身份教读,台人争相请益,叶氏在竹尝立书房课读,并组「读我书社」。
课子之际屡屡在《诗报》发表〈百衲诗话〉、〈续百衲诗话〉,介绍大陆名家诗作。
叶氏数度荣膺全台击?联吟大会词宗,诗艺精湛,授学时曾取《闽中击?吟集》详加注解,使学子得法。
昭和14年(1939)中日战争期间,被迫离台。
昭和19年(1944)卒于泉州故里。
遗著由庄礼耕辑为《叶文枢先生残稿》〖参考詹雅能、黄美娥编《梅鹤斋吟草》,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
〗。
(杨永智撰)
生卒年:1876-1944
叶际唐
查阅内容
诗句:淮阴侯两受王封惜不终,多多善将亦英雄 1. 译文解析 - “淮阴侯两受王封惜不终”:淮阴侯韩信曾两次被赐予封赏却并未长久拥有,这里的“惜不终”表达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和无奈。在《史记》中,韩信被封为淮阴侯,这是对他早期军事才能的认可。尽管他获得了这样的荣誉,但很快又被剥夺,这反映了他的悲剧命运——功高震主,最终导致自己的不幸结局。 - “多多善将亦英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句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中,“殉节原知愧绿珠,多情应谅一言无”两句诗的意思为:我为了国家而献身,内心感到愧疚,因为我知道《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注】耐尽:经受;推排:推挤。不倒翁:形容人有气节,不肯低头妥协。 注释: 耐尽推排趾未颠:经受了推挤脚趾仍未跌倒 莫嗤身价不多钱:别小看它只是一件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 乃公头白犹强项:你的头上白发苍苍,但仍保持着坚强的气概 五体轻投惜少年:五个身体都轻轻投入水中,爱惜着那青春年少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不倒翁”为题。作者通过对“不倒翁”的形象刻画,赞美了它的气节和坚韧的精神
【注释】 全岛联吟大会开于嘉义书此以祝:全台湾诗词联吟会的大会开在嘉义,我写了这首诗来祝颂。 诸罗县里萃衣冠:诸罗县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这里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士。 往事搜寻简未残:回顾过去的种种经历,虽然都已过去,但记忆依然清晰。 绩著婴城柴大纪:柴大纪是清代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政绩卓著,为当地人民所敬仰。 威雄专阃福康安:福康安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他英勇善战,威震四方,深受人们的尊敬。
屠苏酒 乾坤沉醉众生愚,几欲终年作酒徒。 一草履端开恶例,菖蒲继酿又茱萸。 注释:屠苏酒,即屠苏饮,古人认为这种酒有驱邪避疫的作用,所以每到冬季就饮用。 乾坤:天地。 沉醉:指饮酒至醉。 众生愚:指世间一切生灵。 终年作酒徒:整年整月都是酒徒。 履端:履,鞋;端,头。古代以鞋底为头部。此指新年伊始,开始新一年。 开恶例:开坏规矩。恶例,坏的榜样。 菖蒲:一种香草。 继酿:继续酿造。 又:连词
诸罗县里萃衣冠,往事搜寻简未残。 绩著婴城柴大纪,威雄专阃福康安。 覆盆谁雪千秋枉,击钵姑联一日欢。 最爱遥山撑阿里,樱花隐隐映吟坛
叶际唐,字文枢。 祖籍泉州同安,祖先渡台在竹堑北门街营商,遂定居。 举秀才。 乙未(1895)割台,叶氏随祖父归泉州,大正12年(1923)始返台。 大正14年(1925)馆于从弟叶文游家,乃再寓居新竹。 叶氏客竹期间,始终未取日籍,以华侨身份教读,台人争相请益,叶氏在竹尝立书房课读,并组「读我书社」。 课子之际屡屡在《诗报》发表〈百衲诗话〉、〈续百衲诗话〉,介绍大陆名家诗作。
相关推荐
方京是清朝的诗人。 方京,字彩林,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她出生于番禺,是殿元女金綎室,祖静母,家族背景显赫。她的作品展现了清初诗歌的特色,既有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也有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独特表达。 方京的诗作在艺术风格和主题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她的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描绘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例如,她在《薤上露》中通过对朝槿花日暮萎的描述
叶际唐,字文枢。 祖籍泉州同安,祖先渡台在竹堑北门街营商,遂定居。 举秀才。 乙未(1895)割台,叶氏随祖父归泉州,大正12年(1923)始返台。 大正14年(1925)馆于从弟叶文游家,乃再寓居新竹。 叶氏客竹期间,始终未取日籍,以华侨身份教读,台人争相请益,叶氏在竹尝立书房课读,并组「读我书社」。 课子之际屡屡在《诗报》发表〈百衲诗话〉、〈续百衲诗话〉,介绍大陆名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