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英,林朝英在台南三界坛兴筑宅第,名曰「蓬台书室」,悬挂「一峰亭」木匾,才华洋溢的他在这里尽情地创作,蕉石白鹭、风荷影梅的潇洒泼墨,擅长运用竹叶体行楷、鹅群体草书,将豪放奇秀的笔意镕铸于绘画之中,大胆粗犷的飞白用笔,恰与明代徐渭的狂逸线条一脉相承。
舞文弄墨的同时,他也挥刀运斧,拿起竹头木瘿入手,不仅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巧夺天工;而且经过他刀下整治的招幌广告、对联匾额,让街坊乡亲爱不释手,成为传家宝贝。
林朝英也将《秋兴法帖》、《鹅群法帖》、《真草篆隶》、《草书》、《鹅群书》、《四时花鸟》、《竹》等字帖画稿,审慎校对,再雕刻在木板上,仔细拓印,分享同好。
林朝英为人重义疏财,乐善好施,做了很多体恤穷困、解危救溺的事迹。
嘉庆九年(1804)有鉴于台南孔庙老旧破败,乃慷慨解囊赞助重修,历经三年完工,地方政府联名提报奖励,结果获得皇帝颁赠「重道崇文」石坊,加以表扬。
晚年他还因为力谏天理教首林清,晓以大义放弃造反,一派忠心蒙获召见。
然而,历经四次考试不第,早已视富贵如浮云,他以年老眼病的藉口婉谢不赴,留在台南继续造福乡里,直到嘉庆廿一年(1816)寿终正寝,年七十八岁,受清廷谥封「谦尊」,留给后世「海外才子」的典范。
  林朝英殁后其子林瀛刊《一峰亭林朝英行略》,惜未录诗。
民国五十五年(1966)卢嘉兴发表〈清代台湾唯一的艺术家林朝英〉、民国六十二年(1973)再发表〈清代台湾艺术家林朝英〉,民国六十五年(1976)何政广辑《清代台南府城书画展览专集》。
民国七十三年(1984)陈奇禄主持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曾经策画精刊《明清时代台湾书画》,收录林氏存世知见书画作品,以下选摘前列诸文并参考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及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辑录林氏诗作计三首。
(杨永智撰)
生卒年:1739-1816)小名耀华,或作夜华,字伯彦,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