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飞是清代的诗人。林凤飞,生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是一位活跃于福建福州地区的文学家。
林凤飞的生平与作品主要记载在《台湾方志》中,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也反映了清朝中期闽台地区的文化风貌。林凤飞的诗篇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其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林凤飞是清代的诗人。林凤飞,生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是一位活跃于福建福州地区的文学家。
林凤飞的生平与作品主要记载在《台湾方志》中,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也反映了清朝中期闽台地区的文化风貌。林凤飞的诗篇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其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海畔孤城落日昏,水天无际欲销魂。 “海畔孤城”指的是红毛城,一个位于海边的古老城市。夕阳下,这座古老的城市显得格外孤独和凄凉。“落日昏”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色,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云拖两脚鲲身岛,风送潮头鹿耳门。 这里运用了神话元素。鲲身岛和鹿耳门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海景的壮丽和神秘。
苗夔是清代的语言学家,以精研声韵之学而闻名。 苗夔(1783-1857),字先麓,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是清代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因其独特的治学方式和对声韵学的贡献而被人铭记
林慎修是清代诗人,字永思,出生于台湾嘉义。 林慎修的生平和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作如《初夏村居》和《芦花》,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时代沧桑和个人志向的思考。了解林慎修及其作品,不仅能增进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了解,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情感
范贞仪是清朝的一位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范贞仪,字芳筠,号一柏,生于清江苏如皋的一个书香门第之中,她是贡生高佩兰的妻子。 范贞仪的生平与她的创作一样,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她的生活中,女红之余,更多的是潜心钻研经史,其作品有时被比作女性版的颜回或闵子骞。她的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智慧,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性别的传统美德。